我在课改中的革新

我在课改中的革新

ID:37421683

大小:62.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我在课改中的革新_第1页
我在课改中的革新_第2页
我在课改中的革新_第3页
我在课改中的革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在课改中的革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在课改中的革新澄迈中学:王文英摘要:课改,既要求教师在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更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革新。关键词:课改革新、改变观念、教学实践。当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刚在祖国大江南北吹起的时候,我便积极热情地投身到课改的行列之中去。认真学习有关课改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课改的培训、研讨会,体会课改的精神,吸取教育新理念的精髓并灵活地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之中去。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我接触到新班生的第一节课,我便把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告诉给学生,并告诉他们我准备怎么用新理念进行教学的做法,要求他们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工

2、作。这样以后,我便走上了教育革新的摸索之路。一、开设课前三分钟讲话活动。就是在每节课老师讲课前三分钟,要求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自由发言:或者讲故事,或者介绍一些科普知识,或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等等,总之是内容不限,思想健康即可。开设这一活动的理由是:(一)、促使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增强学生本身的知识含量,增长其他学生的见识,做到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许多学生来自农村,平常经常用方言交流,用普通话来表达的能力特别差,因此让他们到讲台上发言,是很好的一项锻炼。(三)、锻炼学生的胆量。有些学

3、生的胆子特小,一在大庭广众中讲话,就会犯脸红、结巴的毛病,因此开设这一活动真的很有必要。刚开始实施时,我是要求哪位学生上讲台讲话都可以,后来发现这样做不行,因为上台讲话的总是那么几位胆子较大,表现欲较强的学生,其他同学都没有动静。最后我只好要求学生按座位号轮流着上台讲话,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现在,我班的学生个个都能言善道,有好几个内向、胆小的学生也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二、以谈话,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不再只是学习的接受者,而且也是挑战者。

4、一改过去以“学生围着老师转,咋教咋学老师说了算。”的现状。因此,我在上每一篇课文之前,都会要求学生回去好好地预习课文,把看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上拿来提问老师。上课时,老师在导入新课,讲解一些必要的生字、难词后,便会要求学生提出他们的质疑。当某位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先不回答,要求懂得的同学踊跃回答,然后老师再就其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个较为确切的结论。等到学生把他们所有的问题都问完了以后,老师再把他们没有问到的而自己又认为是重要的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拿来提问学生,让学生共同思考、讨论、回答。以这种谈话、探究的

5、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对每一篇文章都理解得通通透透,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意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了一个和谐、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三、作文的批改以学生相互批改为主,老师辅导查阅为副。一直以来,作文批改是困扰语文老师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它既耗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老师超负荷地工作,更主要的是,老师的那么点评语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提高,作文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生苦于写作,教师苦于批改。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我决定对作文批改做一个全面的革新。我的

6、具体做法如下:(一)、印发有关批改作文革新的理论资料及批改过的范文给学生阅读。(二)、向学生讲清楚评分的标准和写评语的要求。(三)、把作文本分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只能改别人的作文,不改自己的文章。改完了手中的作文,再与其他同学交换作文本继续批改,每位学生最少要批改三篇文章,并写上评语,签上自己的名字。(四)、在下课前5分钟要求学生推荐批改到的好作品,老师做下记录,以便下次讲评。(五)、回收所有作文本,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抽查批阅,如发觉学生的评语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老师也写上评语,签上大名。(六)、下次作文课讲评,总结

7、全班作文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朗读一些好作品与大家共同欣赏,并做简要评议,同时也朗读学生的精彩评语。(七)、布置新的写作任务。我认为这样子做的优点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在批改别人作品的过程中,拿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作品相互比较,从而总结别人的优缺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拓宽自己的视野、思路,提高对写作的兴趣,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其次,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缴交的作业量增长了许多。以前有一小部分同学是从不缴交作文的,现在为了让全班同学做到每人手中都有作文本批改,都自觉地写作文、交作文。再次,不少学生由以

8、前的各自为战,从不让别人看自己的文章变为希望别人多看自己的文章,多为自己写评语。他们也喜欢读别人的文章,喜欢给别人写评语。他们互学互比,比谁写的评语多、水平高。他们那些富于个性化的、活泼风趣的评语已经成为文章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这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除此之外,老师的工作量也减轻了许多。这样的一举几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