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上)复习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

ID:37422189

大小:3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3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_第1页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_第2页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_第3页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_第4页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界近代史复习(上)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开始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4)领导人——克伦威尔(5)1649年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英国共和国。(6)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7)《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由“英国议会”制定,以法律形式对国王权利明确制约;(8)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2.美国独立战争(1

2、775年—1783年)——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2)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3)领导者:华盛顿——合众国之父;(4)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发表《独立宣言》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5)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6)美国独立的标志:1783年,英国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即承认美国独立;(7)1787年美国宪法:①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②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

3、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③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8)意义:①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世界意义)。3.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围绕“奴隶制废存问题”引发的矛盾;“裂开的房子”指——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分裂。“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美国并存的两种经济形式:半奴隶: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

4、主经济;半自由: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2)林肯的主张:维护美国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希望和平解决。(3)最终解决方式:武力;(4)转折点: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了黑奴的革命热情,使战争的形势有利于北方。(5)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6)影响:它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独立战争扫除的障碍:英国殖民统治)4.美国南北战争给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启发:①制定法律

5、,坚决反对“台独”,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和平统一;③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华势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5.法国大革命:(1)开始标志(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2)《人权宣言》——首先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建立,把国王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4)高潮:“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6、;(5)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4年)(6)拿破仑最大的贡献: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7)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初期打击反法同盟,是“正义的民族战争”;后期变为“侵略战争”(帝国覆亡根本原因)。6.美国的《独立宣言》与法国的《人权宣言》的共同点:都规定了权利平等、人人自由;这一规定共同的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7.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动力能源:蒸汽机)(1)时

7、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2)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3)标志性发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4)利用蒸汽机:①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②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5)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8.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和德国

8、领先,动力能源:内燃机】:(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3)主要发明家及其成就:①爱迪生——美国的“发明大王”(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②卡尔·本茨——德国人,发明“内燃机”于1885年试制汽车——“汽车之父”; ③莱特兄弟——美国人,1903年试制飞机成功;④马可尼——意大利人,发明无线电报;贝尔——电话(4)影响:①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