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

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

ID:37426194

大小:8.56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2

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_第1页
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_第2页
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_第3页
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_第4页
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网技术体系智能电网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网技术体系简介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1-071微网政策和管理机制微网标准体系研究微网相关前瞻性外延技术及要求结论大电网应对微网接入的策略体系研究微网核心技术框架微网研究意义及定义1234567目录12微网技术研究的意义但是现有电力网络难以承受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并入,如果简单地从电网角度对DG提出严苛的并网条件和标准,又会导致分布式电源的潜能无法充分释放和发挥,分布式发电本身的运行稳定、安全性、经济性和效益更无法体现。分布式发电:有利于一次能源的多元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排放污染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对能源发展趋势的预测(德国乌帕塔尔气候环境与能源研究院&德

2、国西门子研究中心)分布式发电开始发展并受到重视微网的提出:以一组分布式发电为集群分割网络,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控制改善原有网络,并协调这些分布式电源运行233微网技术研究是应对分布式发电大规模接入的必然选择微网技术研究符合国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微网技术研究为解决分布式发电并网问题奠定基础微网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之一《可再生能源法》及修正案影响重大“金太阳工程”等促进光伏发电迅速发展微网是接纳开再生能源的有效载体3微网是分布式发电的高级形式,掌握微网技术也掌握了分布式供电技术微网有利于提升电网的自愈能力微网有利于实现用户和电网的互动微网能提供可定制电力微网有利于

3、提升智能电网接纳分布式发电的能力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关注该领域,国网公司的研究重点是他们关注的焦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会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国网公司关心的问题上;利用外界资源解决自身问题;微网技术研究的意义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44国家代表性的基础项目相关技术美国夏威夷等洁净能源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国防部合作的微网项目等微网的运行与控制Madriver微网微网示范验证欧盟DISPOWER计划分布式发电渗透下的电网稳定与控制、电能质量技术等MICROGRID计划微网运行与控制技术等日本群马光伏发电计划大量光伏渗透下的电压协调控制与美国新墨西哥合作NMGGI新一代的绿色电网(5MW以下微网)国外

4、研究起步较早,在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一些突破,并在小规模微网中得到验证;目前正推动微网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大容量发展。希腊Kythnos微型电网示范欧洲相关项目日本各地示范夏威夷岛微网规划CERTS微网测试系统4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网公司地方项目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其他院校平台建设及示范探索理论探索工业企业国际合作研究和示范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是随关键技术研发进度加快,预计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规划技术电源技术运行技术保护与控制技术56微网的定义国外微网的定义:国际上对微网的定义各不相同,相对获得学术界和工业界认可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微网是一种由

5、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共同组成的系统,它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能;微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供必需的控制。微网相对于外部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可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等的要求。61)美国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给出的定义为:7微网的定义国外微网的定义:利用一次能源;使用分布式电源,分为不可控、部分可控和全控三种,并可冷、热、电联供;配有储能装置;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能量调节。研究包括低压网络、负荷(部分可中断)、可控和不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基于监控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通讯设施的分层管理和控制系统。7欧盟微网项目(European

6、CommissionProjectMicrogrids)的定义8微网的定义国外微网的定义:微网是由负载和分布式电源组成的独立可控系统,为当地提供电能和热能。8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的R.H.Lasseter给出的微网概念:这种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来描述微网的行为:微网可视作电网中的一个可控单元,可在数秒钟内反应来满足外部输配网络的需求;对用户来说,微网可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增加本地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保持本地电压,通过余热利用提高能效,提供不间断电源。微网的定义微网应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以靠近分散型资源或用户的小型电站为主,结合终端用户电能质量管理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形成的小型

7、模块化、分散式的供能网络;9本课题提出微网的定义:微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实现内部电源和负荷的一体化运行,并通过和主电网的协调控制,可平滑接入主网或独立自治运行,充分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10我国发展微网的目的10提高抗灾能力及应急供电新农村电气化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源节能降耗、提高能效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满足用户多类电能质量需求1011我国发展微网的方向11包容性定制性经济性灵活性对内—有效接纳分布式电源对外—与大电网相兼容并提供辅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