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

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

ID:37429886

大小:710.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12

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_第1页
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_第2页
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_第3页
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_第4页
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小组成员:王发红杨锁银作者介绍野中郁次郎,日本一桥大学国际企业战略学院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ss商学院的MBA和博士学位。著作:与HirotakaTakeuchis所著《知识创造公司》一书。因为,这本书的出版,获得1996年美国出版商协会年度最佳管理类图书大奖。文章的结构主题:论述了在一个组织之中,个人和组织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创造组织的知识。思路:(本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下面我们只是做简单的重复工作)1、引言,对比我们过去如何处理和利用一个组织的知识的。提出在知识社会,需要能创造信息和知识。2、介绍,组织知识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2、3、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4、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管理:创造性混沌,冗余和必要的多样化。5、一些结论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我们的理解如下:首先,对于组织知识,得有一个理解,所以,作者写了第2部分,在这一部分,也可以看到关于知识有很多作者的理解、基本的一些知识。其次,接下来,当然是关于文章的主旨——组织创造的过程。最后,是关于这个理论,提出2个具体的管理模型。引言随着知识在我们社会变的越来越重要,在知识社会中,组织如何处理知识、对组织知识创新过程的管理。过去,人们常把组织看成是信息处理系统或问题解决系统——“输入—处理—输出”这一种模型,(用一种静态的、被动的观念)

3、而,现在对于,组织应该是用一种动态和全新的观点来看,不仅要处理信息,还要创造信息和知识。组织知识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模型主要线路从信息和知识的内涵、区分得到了组织知识创新的两个维度,接着又介绍了组织里一个人在知识创新中起到的作用和特征。再次,提出知识创造的“螺旋模型”,最后介绍了从隐喻到模型:知识创造的方法论。知识和信息本文对于知识的定义:“经过确证的真实信念”。(关注点是知识是个人的“信念”,也强调知识的“可确证性”)它其实是一个信念的人际动态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真理的渴望。信息:“讯息流”《?》讯息指信息,消息,在传播学中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

4、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它们强调了知识和人类行动的密切关系人们会认识到,知识会指导行为,所以,人们就会去主动地学习。知识创造的两个维度认识论维度:来自两种知识类型的区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补充: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所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具有个人的成分,很难形式化和交流,根植于行动、承诺和具体的情景中。(其实是一种能力、认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本体论维度:社会互动的层次在一个组织之中,知识存在于个体,所以,知识创造必须来源组织中的个人。当然,也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形式。一个组织有若干个层次,每一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知识和新的观点。

5、在一个动态的环境里面,少不了交流和沟通,所以,组织创造知识应该理解成“组织化”地扩展由个人创造的知识,并明确地使它成为组织知识网络的一部分。知识主题的承诺:意图,自主权,波动承诺存在于个体的知识创造的行为补(承诺:topromise;toundertake;togiveone‘sword;toagree)意图:关系到个体如何看待世界并理解周围的环境。(形成个人的世界观、思想和主见)自主权:个人有不同得观点,这些人都能自主地行动,就会增加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机会的可能性。另外,它也可以加强个人创造知识的自我激励。波动:个人和外部世界的持续互动。会引起崩溃(个人的习惯和

6、舒适的存在状态会被打破)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螺旋(P372)I——指个体知识G——群体知识O——学校学习第一种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来习得。(潜移默化)第二种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通过社会活动和交流机制整合知识(汇总组合)第三种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通过不断地互动、不断的明示,(外部明示)第四种是: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方式(同上)但是,它要求人们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内部自己“消化”(内部升华)模型的转换和知识的螺旋知识创造聚焦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构建,尤其重要的是内部升华和外部明示之间的互动。当所有的四种知识创造模式被有

7、效地管理并形成一个持续的循环,组织知识创造就发生了。正如,下图所示:从隐喻到模型:知识创造的方法论把隐性知识转化到显性知识的一个有效地方法就是使用隐喻。隐喻(将两个矛盾的概念用同一个词语整合在一起)它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的:通过隐喻来认识矛盾,在通过类比来解决矛盾。最后建立起一定模型。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探讨在组织中个人知识被扩展、放大和确证的过程!真正理解组织中知识创造的过程个人知识的扩展从影响个人隐性知识质量的两个因素说起,一个是个人经历的“多样性”和“知识经历”。再次,说明如何提高一个人知识(主要是从上面这两个维度来进行介绍)最好的总结方式:就是在行动中思考,

8、在思考和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