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

ID:37432402

大小:4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3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咬文嚼字---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10)咬文嚼字1.赏析课文中的下面文字,领悟内蕴,完成文后问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

2、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

3、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1.请把作者提出的观点概括为不超过25字的句子。2.作者形成的结论是什么?(概括不超过20字)①对推敲的总评价为:__________________.(限18字)②对推的评价为:__________________;③对敲的评价为:___

4、_______________;④对推与敲分析后的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解字》,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和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之

5、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准确,表音能力较差。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

6、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   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

7、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音标——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以“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1444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韩国1987年规定

8、,小学只学谚文,中学学1600个汉字。越南在汉代中叶之后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成为类似西方的绘画、雕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