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

ID:37434284

大小:556.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23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_第1页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_第2页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_第3页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_第4页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卷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高一物理必修1综合检测试题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

2、同,也可以相反2(如右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C(若木块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3(下列几组作用在同一质点上的力,可能使质点保持平衡的是()A(20N、30N、20NB(2N、5N、9NC(8N、9N、19ND(15N、5N、10N、21N4(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

3、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A(质点B(自由落体运动C(力的合成D(加速度5(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如图所示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是()--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彼此平行B(挂在绳上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引起的C(静摩擦力不仅能存在于两个静

4、止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两个运动物体之间D(当两粗糙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停止后,则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零7(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m,则水面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忽略空气阻力)()A(100m/sB(140m/s--200m/sD(2000m/sC(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悬浮列车运动得很快,我们说它的速度很大B(某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快,我们说他的加速度大C(战斗机抛掉副油箱后,变得很灵活,我们说它的惯性变大D(马拉松运动员完成赛程,又跑回原来出发的体

5、育场,我们说他的位移很大9(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零B(4s末物体将回到出发点C(2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D(物体一直在朝同一方向运动1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12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地面,m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所受支121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A(N,mg,mg,Fsinθ12B(N,mg,mg,Fcosθ12C(f,FcosθD(f,Fsinθ第?卷(

6、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在“探究小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30.0mm,x,36.0mm,x,42.0mm,x,48.0mm,则打1234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12(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1)下面的实验步骤是这位

7、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__________.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面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

8、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0.51.01.52.02.5弹力(F/N)1515151515弹簧原来长度(L/cm)0弹簧后来长度(L/cm)16.217.318.51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