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学目标“三要”

制定教学目标“三要”

ID:37440081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制定教学目标“三要”_第1页
制定教学目标“三要”_第2页
制定教学目标“三要”_第3页
资源描述:

《制定教学目标“三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定教学目标“三要”湖南省耒阳市教研室谷凤姣阅读新课程教学以来的众多教学目标,似乎觉得有些教师不会设计教学目标了,较多地存在“繁、虚、乱”的问题。那么,该怎样制定教学目标呢?一、要从简针对教学中的某些弊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并强调着发展领域的目标体系。于是不少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便臃肿、繁多起来: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过程方法目标,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少者写上3条,多者拟出4、5条,200来字。更有甚者,有些教学目标条文中包含的“标准”竟达14、15个之多,一节课上每3分钟就得实现一个。例如,“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

2、册)的课时教学目标:(1)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作用,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经历小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学习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以上的教学目标,不单是显得过于肥胖,而且其中的不少“标准”是一节课无能为力

3、达成的,仅仅是“装饰”、“摆设”而已,于教学毫无意义。面对制定教学目标“贪多求全”的时弊,很有必要提出要从简的要求。所谓从简,即是主要拟定双基目标,简化多维目标,舍弃虚幻辞令,使过于肥胖的教学目标“瘦身”,让教学目标多些实际,少些形式。例如,上述“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的教学目标,在提出“3了解小数的产生、作用,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标准”后,可以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等这些套用“课标、教参”的时尚目标作适当

4、舍弃,只写最能在某个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渗透的能力、情感目标。这样,上述“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的教学目标就会变得简明、切实,能在方向上对教学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以上做法,值得教师们明确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附皮之毛、渗透其中的,重要的是在教学中相机渗透。二、要务实一条规范、实在的教学目标,它既要提出“标准”,又要描述“标准”达成的路径。然而不少的教学目标却只提“标准”,不写“标准”达成的路径,致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如“两位数乘两位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63页)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掌握

5、算法;(2)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技能及合作意识;(3)体验探索的喜悦,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真谛;(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上教学目标,我们看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应达到的“标准”,但却未能窥视出实现这些“标准”的教学行为措施,它像空中楼阁,飘渺、虚幻,很难说这样的质量标准能够实现。制定教学目标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理想”描述,它一般应包括三个要素:学生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合格的标准。在这些要素中,“合格的标准”是以“学生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作为前提的。若缺失符合学情、体现认知规律的“学生的行为

6、”及“行为产生的条件”,也就无所谓“合格的标准”。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思考并拟定实现标准的“学生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虚脚”,才能稳步、实在地达成目标。上述“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如果将其(1)设计为“让学生经过对例题24×12算法的思考、探究、交流和听讲,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掌握算法”3,就可以增强“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操作性,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三、要求准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时,还有些教师不去思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去思量数学知识的地位、作用,不去思量教学目标体系的层次性要求,而是随心所欲地提“标准”。例如,教学“几分之一”一节时

7、,有的教师竟然提出这样的教学目标:“理解分数的意义”。很显然,这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的“标准”是不能达成的。制定教学目标要求准,最主要的是指要把握目标体系的层次性,准确地而不是大概地提“标准”。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中经常出现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表示认知水平词语的分寸,不能随意在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之前冠以“了解”、“理解”之类的概念。此外,还要求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具体明确“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会运用到什么水平。如教学“比例应用题”之后,教师设置了一节用分数方法、列方程方法和用比例方法3种方法解应用题的练习

8、课,其教学目标就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用3种方案解答,可根据学生实际,提出“至少能用2种方法解答”、“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