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

ID:3744208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_第1页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_第2页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_第3页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_第4页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讲求一定的策略。  1.导学目标制定的策略  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达成导学目标的有效性。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者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

2、力,而且注重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教学方法选择的策略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新课标改革下体现新教学思想的一种典型方法。它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效果。数学家安德森曾经说过:“探究教学的实质是:不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识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教

3、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最后通过实验,讨论验证假设,进而得出结论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思维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探索和发现的心理,对所学知识产生热爱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追求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  3.数学问题选择和呈示的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提供一个好问题。“好问题”至少应当具有以下

4、三点:  3.1对学生来说,它必须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究性。可接受性是指问题要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要有一定的意义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障碍性则是要求问题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也就是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供使用的但又确实与已学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探究性是指学生能进行探究,而探究的过程又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3.2对教师来说,它应当有可控性。可控性是指教师对所选问题在尝试引导环节中要能对学生的活动围绕着教学中心加以适当的控制与诱导。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任务繁重,如果要将问题解决教学应用

5、于日常教学,那么大纲、教材的教学任务根本完不成,因此很多教师对“问题解决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3.3从数学教材来看,问题要具有可生性、开放性。可生性是指所选取的问题要有新问题或新知识的生长点,能够在部分条件更改下产生新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够迁移、变形,或变换思维角度有不同的解法。  选择了一个好问题,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舍取有度,创设一定情境导入。教师在创设情境导入设计时,应考虑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和简洁性。针对性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启发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性

6、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性才有学生的一直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4.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关于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延伸、迁移与变形,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好”问题要努力做到:①包含明显的数学概念或技巧;②能推广或扩充到数学各单元

7、知识和各种情形;③有着多种解决方法。  怎样解决问题?①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生动活泼的环境;②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结论的迫切追求的愿望,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参与的位置;③大胆鼓励学生运用直觉去寻求解题策略,必要时给一些提示;④讨论各种成功的解决,归纳出问题解决的核心。如果可能的话和以前的问题联系起来,对问题进行推广,概括出一般原理。  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

8、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