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

《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

ID:37442405

大小:379.1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1

《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_第1页
《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_第2页
《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_第3页
《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_第4页
《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工艺学铸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殊性能铸铁7.4耐磨铸铁1.抗磨铸铁——用于抵抗磨料磨损(由硬颗粒或突出物作用使材料迁移导致的磨损)的铸铁一.耐磨性及影响因素1.材料的耐磨性绝对耐磨性——磨损量的倒数相对耐磨性=2.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1)外部条件:载荷、速度、温度、磨料的性质。7.4铬系白口铁Cr↑,碳化物的形态:(Fe、Cr)3C→(Fe、Cr)7C3→(Fe、Cr)23C6(Fe、Cr)3C:连续网状或板状1000-1230HV(Fe、Cr)7C3:不连续条状或条块状1200-1800HV(Fe、Cr)23C6:不连续条状或条块状1140HV1.低铬白口铸铁Cr

2、﹤5%组织:P+(Fe、Cr)3C宏观硬度450-550HB2.中铬白口铸铁Cr=7-11%组织:P+(Fe、Cr)7C3+(Fe、Cr)3C3.高铬白口铸铁Cr=12-28%组织:M+(Fe、Cr)7C3+(Fe、Cr)23C6(1)性能特点a.高硬度,高耐磨性;b.较好的韧性;c.淬透性高;b.高抗腐蚀磨损和高抗氧化性。(2)化学成分a.CC↑碳化物↑;C↓碳化物↓,A稳定性↓,易出现PC=2.4-3.5a.Cr当Cr﹥10%时,M7C3才能成为主要碳化物,Cr↑淬透性↑c.合金元素Mo、Mn、Cu提高淬透性(3)铸造性能a.减少铸件收

3、缩时的受阻;b.缓冷;c.用电炉熔炼;d.低温浇注。(4)铸态组织M+A+P+M7C3(5)热处理a.退火目的:降低硬度,便于加工。(6)应用b.淬火目的:消除P,获得M。高铬铸铁基体马氏体→水泥行业珠光体→冲击较大场合奥氏体→湿磨工况一.石墨对铸铁减摩性的影响★石墨的作用:(1)可作固体润滑剂;(2)储存润滑剂促进油膜形成。★片状石墨成膜能力强,球状石墨成膜能力弱,蠕墨介于两者之间。7.4.2减摩铸铁二.基体组织对铸铁减摩性的影响珠光体是最理想的基体,铁素体较差。三.常用的减摩铸铁1.含磷铸铁(1)含磷铸铁——一般指含磷量高于0.3%的灰

4、铸铁a.P在铸铁基体中的固溶度很低,凝固过程中在最后凝固的晶界处往往出现二元磷共晶(F+Fe3P)或三元磷共晶(F+Fe3C+Fe3P)。一般P﹥0.15%就会出现磷共晶。b.磷共晶硬度较高:600~800HV,以断续状分布在基体金属中,不易剥落,对提高铸铁的耐磨性有利。高磷铸铁P基+片状石墨+磷共晶100(2)铸造性能a.P↑,液相线↓,共晶温度↓→流动性↑;b.P↑,铸铁导热性↓磷共晶与基体热膨胀系数不同,应力↑。(3)应用:机床导轨,拖拉机和柴油机缸套,刹车闸瓦等2.钒钛铸铁V=0.3~0.5%,Ti=0.15~0.35%。V、Ti与

5、碳和氮有很强的亲和力,易形成高硬度的碳化物和氮化物质点,显微硬度可达960~1840HV,弥散分布在基体中,使铸铁的耐磨性大大提高。7.4.2耐热铸铁金属的氧化——金属从表面开始逐渐向金属化合物变化的现象金属的生长——金属在高温下工作,其体积将发生不可逆转的胀大现象耐热铸铁——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生长性能,并能承受一定载荷的铸铁一.铸铁在高温下的氧化1.氧化过程(1)氧原子在铁表面形成化学吸附(2)受Fe-O化学反应速度控制的氧化过程;(3)受扩散速度控制的氧化过程.Fe+O2→FeOT>1000℃时,FeO膜厚度达到500u

6、m,隔绝氧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此时,铁的氧化就开始受金属铁离子通过FeO膜不断扩散至表面与氧反应。7.4常用耐热铸铁1.中硅耐热铸铁(1)硅的作用形成单一的F形成致密的氧化膜SiO2提高F—A相变温度Si﹥5%,C=2.2~2.6%灰铁:F+G片状(2)组织球铁:F+G球状(3)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2.含铝耐热铸铁(1)Al的作用促进石墨化,形成单一的F形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提高F—A相变温度(2)Al的含量:Al﹥5%(3)组织灰铁:F+G片状+ε球铁:F+G球状+ε(4)性能耐热温度↑↑3.含铬耐热铸铁(1)Cr的作用提高淬

7、透性,获得单一的A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r2O3提高F—A相变温度阻碍石墨化,稳定P(2)含量高Cr:15-18A基体低Cr:0.5-2P基体(3)组织高Cr:A+M7C3低Cr:P+G片状(4)性能高温下具有抗磨性铸铁为铁、碳、硅三元合金,一般铸铁组织主要有铁素体、渗碳体、石墨三个相。7.4.4耐蚀铸铁1、铸铁的组织:在电解质溶液中,石墨电极电位最高(+3.7V),渗碳体次之,铁素体较低(-0.44V)。因此,发生电化学腐蚀时,一般是形成以石墨或渗碳体为阴极,铁素体为阳极的原电池,造成腐蚀破坏。2、腐蚀原因:3、石墨以中等大小,互不相连为好,

8、球状或团絮状比片状好。7.4.3提高铸铁耐蚀性所希望的组织:1、基体最好是致密均匀的单相组织,如:奥氏体或铁素体(珠光体不如铁素体耐蚀)2、碳以碳化物形式存在为好(因为渗碳体与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