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ID:37445553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4

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_第1页
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_第2页
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_第3页
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_第4页
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它在我国艺术史上提供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和不可企及的典范,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文化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山水田园诗仿佛是满树的玄想之花,其实是心灵的智慧之果。虽说不上光照大地,但萤火如珠,是可以给在黑暗中摸索的诗人和日后山水诗向心灵迈进引路的。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山水国

2、园诗主要描写自然山水风光和乡村田园生活。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王孟笔下的景物不仅具有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的语言传达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鉴赏王孟的山水田园诗,要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从而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1无论描写自然风

3、光还是田园生活,注重经营诗歌的结构之美 “王孟”的诗擅于追求画意,使读者的头脑中浮现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东坡曾说王维“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结构上吸取了绘画技法的特点,他把绘画看成是每一个诗人必不可少的艺术素养。南朝谢赫始唱的《画之六法》云:“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而“经营位置”是“画之总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景象通过“经营位置”

4、组合成一个整体,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深谙此法。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媛。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8整首诗犹如从一个定点拍摄出来的照片,这个定点就是“柴门外”。诗人以此为立足点,游目驰骋,广摄四旁,剪辑了寒山、秋水、落日、暮蝉、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再剪接入诗人与裴迪两个隐士活动的特写镜头,组合成一幅墨色清淡、悠远静谧的辋川秋日黄昏图。这种经营位置的功夫是深得画理的。又如《渭川田家》,作者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

5、晚归图,在前八句中罗列了许多农村生活中的个别迹象,看上去似乎很散乱,但是第九句中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串起来了,组成一幅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   王维山水田园诗还在画面的空间感作了精心设计。我国古代绘画非常讲究画面布局的虚实、大小、远近、疏密、浓淡等关系的处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成功地运用了这些技巧。《汉江临眺》是一首融画法入诗的力作,首联“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以大泼墨手法渲染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诗人将目力所不能及之景,予以概写,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幅,为整

6、个画面渲染了气氛;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则亦实亦虚:前句状滔滔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则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用墨甚淡,其效果却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彩绚丽的水彩画。首联状众水交汇,密不间发;颔联则苍茫寥阔,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由远及近,绘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两句更具浪漫主义的雄奇的夸张和想象,以虚实相间的飘逸流动的笔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的视错觉(动与静的错位)造成的美感:城郭宛若是在水中央的小舟

7、,浪拍云天,恰似天空在翩然起舞。2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讲究光与彩的交织和色与彩的点染。2.1光与彩的交织8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比较讲究光与彩的交织,即光影的摄入与映衬之美。光影的巧妙编织,使画面流光溢彩,更具立体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皓皓月光朗照下的森森松林、淙淙流泉、苍苍山石以及蓊蓊郁郁的树影,清流的折光组成一幅韵味幽远的山水画。又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刑桂州》)使人看到淡淡的斜晖投射在广阔的江面,汹涌的怒潮,仿佛使得天地也为之阴暗起来。“澄波淡将夕,清月皓方间”(《泛前后》

8、)一幅夕阳在地,微波荡漾,皓月临空,清辉照人的画面又呈现出来。类似的还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等等,都是注意准确捕捉自然界景象瞬间的光线明暗变化,然后驱遣彩笔,绘出精美绝伦的画卷而让人心旌摇曳,叹为观止。孟浩然则更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