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

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

ID:37445594

大小:2.02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24

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_第1页
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_第2页
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_第3页
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_第4页
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章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4.1主要公式4.1.1颗粒特性1)球形颗粒体积V(4-1)表面积S(4-2)比表面积a(4-3)2)非球形颗粒体积当量直径(4-4)表面积当量直径(4-5)比表面积当量直径(4-6)显然以上三个当量直径之间有如下关系:(4-7)令,则(4-8)表达了颗粒形状偏离球形的程度,称作球形度。3)频率函数(4-9)式中,-某号筛面上的颗粒占全部样的质量百分率;37-相邻两号筛孔直径;-频率函数。4)分布函数(4-10)5)颗粒群的平均直径(4-11)4.1.2床层特性1)床层的空

2、隙率ε空隙率是指填料间自由空隙占总床层体积的分数。床层空隙体积床层体积-颗粒所占体积ε==床层总体积床层总体积2)床层的比表面(Specificsurfaceofbed)单位床层体积(不是颗粒体积)具有的颗粒表面积称为床层的比表面aB。如果忽略因颗粒相互接触而使裸露的颗粒表面减少,则aB与颗粒的比表面a之间有如下关系:(4-12)3)球形颗粒床层的流体流动孔道的当量直径(4-13)4.1.3流体绕颗粒流动的总曳力(4-14)式中,FD—总曳力;dp—颗粒直径;ρ-流体密度;u-流体流速;µ-流体粘度。式

3、(4-14)称斯托克斯(Stokes)定律。当流速较高时,此定律并不成立。对其他形状的颗粒,在广泛的流动条件下,总曳力的值尚须通过实验确定。对于速度范围很大的实验数据,仿照管内流动的方法处理,可得出流体作用于颗粒的力为:(4-15)式中,Ap—颗粒在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面积,m2;ρ—流体密度,kg/m3;ξ—曳力系数,无因次,与计算管内流动局部阻力时的阻力系数相当。实验证明,ξ是修正雷诺数(也称为颗粒雷诺数)的函数。ξ-Rep间的关系,见教材图4-6。对于球形颗粒(),可用下式计算,37(1)滞流

4、区(Rep<1)(4-16)(2)过渡区(12×105):ξ=0.1(4-19)4.1.4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压降(4-20)式中,λ’-模型参数;L-实际床层高度;ρ—流体密度;ε-床层的空隙率;a-颗粒比表面积;u-流体空管流速。(4-21)式中,-康采尼常数,其值为5.0。式(4-21)称为康采尼方程,适用于低雷诺数范围((Re)e<2)。(4-22)上式称为欧根方程,

5、适用范围为(Re)e=0.17-420。4.1.5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1)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ut=(4-23)式中,ut-终端速度;-颗粒密度;-颗粒直径;ρ—流体密度,kg/m3;ξ—曳力系数,在不同的Ret范围内,ξ也可用式(4-16)~(4-18)表示,得到不同的沉降速度公式。滞流区(Rep或Ret<1=37(4-24)此式称为斯托克斯(Stokes)公式,说明了粘性阻力占主要地位。过渡区(1≤Rep(或Ret)≤500)(4-25)此式称为阿仑(Allen)公式,说明了粘性阻力与形体阻力都起作用

6、。湍流区(500<Rep(或Ret)<2×105=(4-26)此式称为牛顿(Newton)公式,说明了形体阻力起主要作用。应用以上公式时,先假设流动区,然后再进行校核,即由假定的公式求出沉降速度ut,再由ut算出Ret,并校核其值是否在假定区。沉降操作涉及的颗粒直径都较小,Ret常在0.3以内,故式(4-24)最常用。2)实际沉降速度ut’上述沉降速度的计算中,颗粒为球形,且未考虑器壁和其他颗粒对沉降速度的影响。在实际沉降过程中,应考虑这些因素对沉降速度作修正。颗粒形状的影响将当量直径作为非球形粒子直径

7、,按球形粒子的计算方法求得沉降速度后再乘以一校正系数λp,即ut’=λput(4-27)λp参考值颗粒形状圆形筒形细长形薄片状λp0.770.660.580.43容器壁的影响容器壁增加了沉降时的阻力,使沉降速度下降。当容器直径远大于颗粒直径(例如在100倍以上)时,器壁效应可忽略。否则应作修正。在滞流区,可用下式修正。(4-28)式中,D为容器直径。干扰沉降若粒子浓度较高,则颗粒间会发生相互摩擦、碰撞,使沉降速度降低。另一方面,大颗粒也会拖曳着小颗粒下降。用下述安特里斯公式对沉降速度作修正,可得到实际沉

8、降速度。(4-29)式中,ψ-悬浮液的体积分数。液滴或气泡沉降当分散相也是流体时,其粒子不再视为刚体。滞流时液滴的实际沉降速度为,37(4-30)式中,μi-分散相的粘度;μ0-连续相的粘度。4.1.6固体流态化与气力输送1)最大空塔速度umax=utε(4-31)式中,ut-颗粒沉降速度;ε-固定床的空隙率。2)流化床的压力降(4-32)式中,A—空床截面积,m2;m—床层颗粒的总质量,kg;ρp、ρ—分别为颗粒与流体的密度,kg/m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