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

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

ID:37446570

大小:12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2

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_第1页
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_第2页
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_第3页
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_第4页
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油系统电力管理模式的改进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节决定成败电业管理模式改进方案探讨细节决定成败摘要:油田生产随着设备的老化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往往在电业工作环节出现从业人员流失快、电力运行故障多、设备维修费用高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具有代表性的个例中分析现行电业管理模式产生的历史成因与环境成因,进行优缺点比较来论证改进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有的放矢的提出相关的模式变革方案。关键词:油田生产电力环节管理模式制度改进细节决定成败引言五里湾第一采油作业区大规模开发于1997年,是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最重要的采油作业区之一,区块位于靖安油田南部,2010年原油产量60

2、余万吨,设备年耗电量超过5000万千瓦时,在经过十三年的开发后,薄弱的电业环节已经逐渐开始制约到高速发展的石油生产。主要表现为电气设备陈旧点多、隐患点多,同时电业人员能力较弱,流失较快。一方面电业事故频频发生,导致石油生产运输过程屡遭阻碍;另一方面生产耗能逐年上升,导致吨油成本居高不下。本文在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现行电业管理模式进行剖析分析并比较了优缺点后,说明了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并将管理模式分为人员管理与设备管理两部分分别结合石油生产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变革的方案。细节决定成败背景五里湾第一采油作业区

3、(以下均简称为五一区)截止2010年11月实开油井510口,接转站8座,转油点2座,计量、增压点22座,水源井24口,注水站3座,配水间19座,小配水器19个。抽吸设备以长庆八型抽油机为主,集输工艺采取了采油单井直接进站为主,井组增压为辅,区域增压转油为补充的集输工艺,注水系统采取了水源井——供水站——注水站——配水间——单井配注的环状系统。目前全区共有变压器178台总容量22270KVA;抽油机总装机容量8200KW(平均每台16KW);站点原油集输系统总装机容量4000KW;供注水系统总装机容量2500KW。全作业

4、区月用电量约450万千瓦时。目前五一区共有电业工作人员15人,其中电业操作人员12人,管理人员3人。细节决定成败现行管理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分析现行电业管理模式说明1、电业管理人员隶属于作业区机关运行室外事组,由运行室进行管理。工作职责包括①对外抄表结算各项电费并进行电费分析。②对电业日常工作进行检查督导。③组织对电业操作人员进行培训。2、电业操作人员隶属基层的8个井区的大班,由井区管理层进行管理。工作职责包括①完成辖区内电气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②负责本井区低压配电线路与设备的安装工作。③在没有电业工作时参与大班各项工作。

5、(设备维修更换产生的成本进入井区成本预算)细节决定成败3、电业新增设备及技术改造各项工作主要由作业区机关调度室根据生产变动情况进行计划申请,随后由上级部门下达方案,作业区工程组负责联系外雇工队进行施工,最后由外事组进行验收。(新增设备产生的各项费用由上级部门直接划拨或进入作业区成本)4、电业设备由井站值班人员调控运行,电业操作人员定期检查,突发故障分维修难易程度分别由电业操作人员处理或电业管理层联系设备厂家处理。5、电气工作相关资料的流程为电业操作层进行收集——电业管理层进行整理、汇编与上报。细节决定成败现行电业管理模

6、式的优点五一区现行管理模式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生产大环境中形成的。它是在电业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将技术难度大的工作外包、仅保留相对简单的日常维护工作这一运行方式,来保障石油大规模投产的制度。它的特点在于将电业工作以确保石油生产为目的进行了分解,按功能移植到了石油生产管理中。通过这一管理模式,使电业扩大与生产规模扩大的速度同步,在油田早期开发的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作用。这一制度的优点在于:1、它将电业工作分为设备的新建改造与设备的维护这两个部分,将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新建改造工作外包,作业区电业人员主要负责运

7、行设备的维护工作,通过借用外力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自身电业水平低因素对生产造成的风险。2、设备新建、改造与日常电业工作的督查、考核由机关管理层负责、日常检修工作由基层管理层负责。分工明确,同时给基层管理层较大的自由度,能够尽快的处理生产中的电气突发事故,保障了石油生产的不间断进行。细节决定成败现行电业管理模式的缺点同样这一制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割裂了原本是一个整体的电业管理工作,忽略了电业工作的内在联系;它仅借外力不修内功,造成电业工作水平维持不前甚至逐年下降;它在保证发展速度的同时因基础工作不足,埋下了许多隐患;

8、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增加开始对生产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电业管理层对电业操作层的管理是通过井区管理层这一中间层来实现的,两个管理层职能重叠部分较多。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⑴对电业操作人员激励措施不到个人;⑵因为材料成本控制这一问题造成扯皮推诿,降低了对隐患处理的力度;⑶因电业培训工作开展力度不足,电业人员横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