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场合中的

外交场合中的

ID:3744823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外交场合中的_第1页
外交场合中的_第2页
外交场合中的_第3页
外交场合中的_第4页
外交场合中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交场合中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交场合中的“握手艺术”  人际交往,见面和辞行时习惯相互握手。握手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而外交握手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门艺术,有着政治涵义。我国实行握手礼节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由于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握手礼很快流行起来。  历史性的握手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之间或者国际高峰际会上,领袖们之间的握手称“外交握手”。两国关系可因拒绝握手而恶化,也可因恢复握手而由敌对转为友好。国家形势和两国关系的好恶常出自“一握”之中。  1954年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时,周恩来是我国出席会议的首席代表。当时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阻止会议达成协议的立场。美国代表团团

2、长杜勒斯亲自下令禁止美国代表团人员同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周恩来团长则教育中国代表团:我们不应该拒绝同美国接触。不应该放弃任何可以做工作的机会,促使美国改变其立场。  历史出现戏剧性的转折是在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华作了“破冰之旅”,标志这一转折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的握手。尼克松和周总理在首都机场同时伸出有力和坚定的右手,热烈有劲地紧握在一起。并亲切互致问候。周总理说:您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与我握手。尼克松说: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基辛格在其所著的《白宫岁月》一书中写道:“这历史性的一刻,

3、到达北京,事先也经过周详策划。尼克松决定,当电视拍摄他首次和周恩来总理相会的,镜头中除他之外,应该没有别的美国人员。尼克松已看过我在7月间访华后所呈交的报告,知道在1954年国务卿杜勒斯曾拒绝和周恩来握手,周对这件无礼之事颇为耿耿于怀。总统决定,当他来纠正这件怠慢举动的错误时,不能让其他美国人员在电视镜头中出现而分散观众的注意。罗杰斯和我要留在飞机上,直至握手告成。海德曼做事万无一失。”  尼克松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还这样写道:他为美国

4、总统于1972年2月访华时,毛泽东主席于他抵京后的当天下午接见了他。接见时,“他(指毛主席)伸出手来,我也伸出手去,他握住我的手约一分钟之久。”  这次外交握手显得非同异常,重至“一握千钧”。  握手和拥抱  1989年5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之前,邓小平办公室通过外交部领导,向礼宾司传达小平的指示:全世界都注视中苏高级会晤,在接待戈尔巴乔夫访华的礼仪等安排上不要太热,要讲究适度,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礼宾司将邓小平的指示恰当、适时地转告了苏方。  5月16日当戈尔巴乔夫到达人民大会堂会见厅时,邓小平已在那里等候。两位领导人热烈握手,握手时间相当长

5、,有位朋友按表计算,整整35秒钟。  “只握手,不拥抱”的含义是十分深刻。当年,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各国领导人见面时常常施拥抱礼,表明彼此亲密无间。在中苏结盟的蜜月里,与中国领导人接触时也是如此。“只握手,不拥抱”的指示,不仅是一个礼节问题,而是两国将来关系的定位。对于两国将来的发展前途留下极大的空间。  多年过去了,中俄两国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6年,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会谈后,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两国决定建立中俄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俄罗斯叶利钦总统再次访华前夕,江泽民主席根据当时的形势,指示外交部礼

6、宾安排上要隆重、热情,见面时按俄罗斯习俗与叶利钦拥抱,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在俄罗斯许多的迎宾场合上,宾主往往以握手、拥抱、左右吻脸、贴面颊的连续动作,表示最真诚的热情和敬意。同时拥抱礼也多用于官方、民间的迎送宾客或祝贺致谢等社交场合上。见面时按俄罗斯习俗与叶利钦总统拥抱,也是一种审时度势的礼仪。具体的礼仪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背后体现出中俄关系情况的变化和战略考虑。礼宾官虽非战略制定者,但心中要时时装有全局和大局。  外交握手是一门艺术  外交握手要注意很多细节,首先是认真、热情。有一次,某代表团来华访问。为期一周的访问相当顺利,在他们即将离华的前一天

7、晚上,接待单位特地为代表团饯行,谁知席间该代表团团长谈及此行感受,对我们的接待是否满意时,对方回答说:“你们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在中国的这几天我们都感觉很充实,但是,有一位先生似乎对我有意见,这让我很不开心。”话毕,对方用眼神示意坐在邻桌的一个小伙子。  事出有因,那位小伙子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原来他从代表团下飞机开始,每次小伙子与对方握手时,只是“象征性”地轻轻握一下,并且在握手时眼睛还看着其他地方。这个细节让代表团团长很不高兴,很有意见。其实,那个小伙子并不是真的对人家有意见,只因刚参加工作不久,不知道在行握手礼时还有这么多学问,再加上其他人也没有注

8、意到他的疏忽,因此一错再错,“得罪”了那个代表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