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

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

ID:37448962

大小:2.4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2

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_第1页
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_第2页
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_第3页
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_第4页
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11课梨园春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梨园春秋第10课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内容概述你知道下列剧种分别发源于什么地方吗?豫剧、越剧、吕剧、黄梅戏、汉剧、京剧河南、浙江、山东、安徽、湖北、北京一、傩戏——戏曲的源头【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

2、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江西萍乡傩舞队在表演“耍傩神”江西婺源傩舞队表演“舞鬼”1.作用:2.流行时间:避邪消灾;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傩戏——戏曲的源头原始社会到汉唐时期1.成因2.流行区域:3.特色:创作者:流行于______社会功能:二、宋代南戏—戏曲的形成商品经济繁荣;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民间表演技艺兴盛。东南沿海:民间艺人、下层知识分子民间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体制:比较自由这种戏曲流行在

3、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原因】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元杂剧—戏曲的成熟1.成因:2.特色:3.流行区域:4.代表人物: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北方“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

4、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探究】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为什么许多元代的文人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曲创作之中?【总结】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蒙古灭金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九儒十丐,他们的地位仅高于乞丐,

5、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的群众,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形式。元代杂剧的出现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窦娥冤》插图京剧《窦娥冤剧照》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

6、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作家。据记载,关汉卿共创作了63个剧本,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因而使这一剧堪与《西厢记》相媲美。也正由于此,使郑光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白朴《梧桐雨》和马致远《汉宫秋》是两部著名的悲剧。它们分别以唐代安史之乱、汉代与匈奴的民族矛盾为背景,描写了唐明皇、杨贵妃和汉元帝、王昭君不幸的爱情故事。以深沉的目光和

7、怅然的心情回顾前朝,曲折地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这是元代作家为中国史剧创作定下的基本格调。王实甫为我们留下一部不朽的杰作《西厢记》。戏剧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使《西厢记》成为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作品,被视是古代剧诗的一个范本。张生的热烈执著、莺莺的含蓄蕴藉,红娘的锋利俏皮,都写得活灵活现。红娘这个晶莹亮丽的形象,在后世成了热心撮合男女恋爱婚姻者的共名。①京剧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吗?为什么叫京剧?②为什么地方戏都到北京表演?四、京剧──戏曲的鼎盛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

8、长逐渐形成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1.产生背景: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1.产生背景:2.产生过程:1)契机:2)标志:3)发展: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代地方戏曲发达庆祝乾隆八十寿辰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假设你是徽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