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课堂提问

浅谈有效课堂提问

ID:3744935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浅谈有效课堂提问_第1页
浅谈有效课堂提问_第2页
浅谈有效课堂提问_第3页
浅谈有效课堂提问_第4页
浅谈有效课堂提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有效课堂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有效课堂提问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指“少慢差费”,究其根本,是我们的课堂里充斥着太多的无效提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56%。也就是说教师中还有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因而研究有效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不经意间,关于在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的讨论越来越多,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也参与其中,用自己粗浅的实践去寻找它们的轨道。一、有效课堂提问的预设1.预设的问题要有“主问”,杜绝“伪问”。在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环节:“自由轻声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一两个段落多读几遍,并

2、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而在接下来的精读重点片段的时候,教师又根本没有循着学生的“最喜欢”或“感受最深”这条线走下去,这个环节就成了空架的内容被束之高阁了。其实,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以“最喜欢”或“感受最深”作为主问题,很多情况下换一个问切入,基调会更加鲜明,导向会更直接。问的多,不如问的精。如果有一问,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如果有一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欲罢不能;如果有一问,能串起听说读写,能将重点和难点一起解决……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如在《少年王冕》这一课,周信东老师是这样设计主问题的:文章不到

3、1000字,却写了少年王冕从7岁丧父到十七八岁成才十几年的经历,作者是怎样做到的?这个主问题的设计,指向文章通过什么形式将内容表达清楚,即作者详写什么?为什么详写这个内容?是怎么写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稳重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学习理解语言方法,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如在《慈母情深》一课,贺蕾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文章开篇写“我”对《青年近卫军》的想念到了失魂落魄的地步,但是为什么“我”开始没有买书,反而买了罐头?为什么最后又买了书呢?这一问,让学生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作者对于母亲的多重细腻描写,揣

4、摩当时一个爱书爱母的孩子的内心活动、成长历程,切身体会母爱的伟大,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当然,主问题的设计要因课、因生而异。它其实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条教学途径,是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探索的过程。 2.预设问题要从学生本位出发。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既不能过于浅白,否则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致;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学生答不了,而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我们要善于在学生的“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设置问题、布置悬念,要让他们跳一跳能摘个桃。实践证明,切合实际引人深

5、思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通常都是以怎样把教学环节向前推进,怎样完成教学任务来预设课堂提问的。试问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提出后,我们班有多少人能解决?他们会作出几种回答?如果大多数人不能回答,下一步我该怎样启发、引导?笔者认为,在预设课堂提问时,我们应多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构思。 3.预设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生成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变着法子把学生“领向预设的答案”,领着学生沿着一条通往标准答案的小径走下去,中规中矩,不出丝毫差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

6、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预设的问题应立足于文本,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时,李卫东老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结果在课堂生成时,学生地回答令人不禁拍手称绝:  生:铁罐这话像是在骂别人,诅咒别人,该是“咬牙切齿”地说。生:“火冒三丈”地说。生

7、:“雷霆大发”地说。生:“气急败坏”地说。生:“暴跳如雷”地说。生:蛮横、威胁、恶狠狠、气势汹汹……  如此一问,给我们带来多少精彩和喜悦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把知识转化为素质,最终积淀成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让我们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课堂提问,这样,我们就能与孩子共享文字漫舞的灵动感觉,共享让想像力游牧的美好境界,共享语文课堂绽放的绚彩!二、有效课堂提问的生成名师或专家的课堂实录归为优秀课例,我们学校老师上的课归为普通课例。本课题对

8、有效课堂提问的生成进行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提问方式、反馈方式、教师逐层追问。1.提问方式上的差异经分析研究发现,优秀课例中的老师“让学生齐答”和“让举手者答”的方式比较均衡,而且有部分问题只是让学生思考,不必回答,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能促使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优秀课例中老师还有一些“让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我们分析实践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