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陋室铭》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陋室铭》 教案

ID:37449640

大小:48.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陋室铭》 教案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陋室铭》 教案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陋室铭》 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陋室铭》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陋室铭》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3、背诵、默写课文。教学重点 熟读成颂。 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补充背景资料)刘禹锡的《陋室铭》名留千古,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2、他,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

3、展,哑口无言。二、简介作者及文体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感知文本,感知内容1、听读:注意节奏、语调与感情山

4、不在高,有仙

5、则名。水

6、不在深,有龙

7、则灵。斯是

8、陋室,惟吾

9、德馨。苔痕

10、上阶绿,草色

11、入帘青。谈笑

12、有鸿儒,往来

13、无白丁。可以

14、

15、调素琴,阅金经。无

16、丝竹之乱耳,无

17、案牍之劳形。南阳

18、诸葛庐,西蜀

19、子云亭。孔子云:何陋

20、之有?1、重点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没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2、翻译课文,疏通文言语句。3、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参考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

21、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绿。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四、走进文本,整体感知陋室周围环境怎样?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有何特点?日常生活又有怎样的情趣?周围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赏心悦目,恬静交往之人:谈笑有鸿儒,往来

22、无白丁----谈笑风生,畅怀。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怡然自得,高雅。五、品读文本,探究疑难1、陋室陋吗?  (不陋)  2、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 的语言加以分析。环境清幽宁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生活情趣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室主超凡脱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贤名室,用意何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4、文章以孔子的

23、话作结,有什么作用?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时又照应了“唯吾德馨”一句,含蓄无穷,发人深思六、品读文本,探究写法1、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你能找出所托之物,所言之志吗?“物”:“陋室”“志”:“德馨”2、托物言志作品举例:紫藤萝瀑布净化了作者的心灵,带走了往日的阴影,带来了《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生的喜悦和向前奋进的力量。深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行道树》文章借行道树,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

24、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3、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七、课堂练兵: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