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手法

诗歌鉴赏手法

ID:37452113

大小:6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24

诗歌鉴赏手法_第1页
诗歌鉴赏手法_第2页
诗歌鉴赏手法_第3页
诗歌鉴赏手法_第4页
诗歌鉴赏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考题设计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二、考点要求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多,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对偶、对比、双关、反复、反问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直抒胸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用典等。三、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效果的解说●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虚为实的艺

2、术效果。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虚为实25,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闻雁韩洽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注】诗人韩洽生活的时代正当明清易代之际的动乱之秋.(1)悲秋兴感,闻雁怀乡,是游子思乡的传统题材,但本诗抒发的情感却与传统思乡诗歌不同

3、,说说你的理解.(2)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是怎样描绘的?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2)开头两句描绘江畔深秋月明之夜的特定环境,渲染出一派凄清岑寂的氛围.朔风阵阵,繁霜满天,冷月清幽,征雁南渡.写景之中运用了通感手法,嘹唳的雁鸣,响彻江空,而传来寒栗之感,由听觉形象转为触觉形象.同时还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雁鸣之"响"来反衬出环境的荒寂.两句诗着意在一个"寒"字;"朔风""霜"是寒冷的,秋冬时节的"江干"是寒冷的,"白"和"清"的色彩也是冷色调,甚至连声音也"响尚寒".25情景之中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惨淡凄怆的情绪,折射出当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苦难现实.●比拟:把甲事物模拟

4、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比拟与比喻不同:(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2)比喻中喻体(作比的事物)都要出现,比拟中拟体(模拟的事物)是不出现的。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答:(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哪两个动词用得准确传神?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

5、:25答案(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作者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易位,借柳条,藤蔓,黄莺对诗人的留恋表达自己的感情.(2)"系""啼"二字.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还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指黄莺的鸣叫,又似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双关、隐语:诗人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双关、隐语的修辞手法。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夸

6、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25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

7、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2007山东卷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