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题管理新思路

探索课题管理新思路

ID:37454054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探索课题管理新思路_第1页
探索课题管理新思路_第2页
探索课题管理新思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索课题管理新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索教研新思路  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六街中心小学:王胜2016年9月,我校校本教研研究正式进入试实行阶段。为了鼓励各校认真做好校本教学研究,提高教研研究的成效,我们在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关心和指导下,把教研管理、教研研究作为学校一个工作重点,鼓励全乡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促进日常教研工作开展。借以培养教师自身的教研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以后随着校本教研的逐步明朗化,相信教师的实践也就会更加自觉。一、问题意识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问题是教研研究的灵魂。问题也是教研管理的灵魂。要抓住力求解决教学中的疑惑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重大问题的问题进行研究。如,

2、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感受,习作教学中的自由表达的指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评价等,都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立足解决这类问题的课题,在教研时,我们应优先给予考虑,有的还作为全校教研的课题。二、责任意识1、参与、指导、推广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给教师自己的定位是“参与研究、专业支持、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经验推广”。参与研究,就是教师要参与教研的准备,活动的落实;专业支持,既要有理论的指导,还要有操作层面的建议;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经验推广,就是对上课课堂教学经验加以推广。2、丰富底蕴教研组的责任意识包括每个教师要丰富底蕴,一是精神底蕴,要有奉献精神,甘当

3、人梯;二是文化底蕴,包括丰富语文知识、提升语感和熟悉教学理论,三是方法论底蕴,要努力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方法等。三、人才意识教研课题研究的目的,既在于解决问题,更在于培育老师的教科研能力,因此,我们始终把发现、培养有教研潜力的老师作为课题管理的重要任务。首先是要善于发现,我们从教研活动上老师的发言,从教师竞赛时的表现,从平时的交谈去发现有教研能力的老师。我们更看重的是老师的潜在资质,而不是已经取得的成果。如老师的知识面,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对有教研潜力的老师,我们一是压担子,给予锻炼的机会;二是给予具体指导,如介绍教研经验,推荐书籍,交流心得等;对有教研潜力的老师,我们还给他们创

4、造扩大视野和互相交流的机会,一年来,我们每学期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下一步我们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1世纪如何当教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四、规范意识课题管理,包括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前期管理要着重从教师参与意识方面进行,中期侧重从理论到实践的管理,后期侧重从过程到结果的管理。1、教师参与意识我校有部分教师对于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教研活动抱着观望态度,在活动中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较差,为此加强对教师思想转变。2、从理论到实践在教研实验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的指导,教研结果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强调在教研

5、活动中要做到理论不走样,措施要落实。3、从过程到结果从过程到结果,要做好教研活动原始材料的保管和归类工作。如:优秀的案例、总结等,都要求能很好的保管。这些过程性的材料是做好实验总结的重要依据,有了这些材料的支撑,实验总结才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五、精品意识树立精品意识,是提升校本研究质量的有效切入点,是我们课题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的思想是:“不求人无,但求我新;人新我实,人实我深。”增强创新意识,树立精品意识,研究力求实在,思考力求深入,既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又能为被更多老师的借鉴。当然,我校教研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有的老师不是在实实

6、在在的做教研,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今后的教研管理,我们既要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又要坚决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使教学研究能更健康更理性地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