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

ID:37454351

大小:9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4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_第1页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_第2页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_第3页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_第4页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考二轮通史中国现代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背景:①清朝开始衰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②工业革命的开展是西方列强由为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结果。③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结果: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

2、》。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清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二、鸦片战争后半个世纪的中国:1840—1894年(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1.洋务派的出现: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2

3、.洋务运动是指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先后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防、创办近代教育的活动。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3.洋务运动具体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兴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造局。特点是①机器生产;②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有商人投资入股,带有部分资本主义的性质。筹建近代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创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4、等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背景: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提供了原料、市场、劳动力。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2.产生情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区:沿海通商口岸一带;代表性企业: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的广东南海继昌隆巢丝厂、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四)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①1840年前后,林则徐在广东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还仿制西方战舰,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魏源编写《海图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5、科技和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的思想,成为60-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通过对外扩张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②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简要战况: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半岛海面挑起战端。8

6、月清被迫对日宣战。9月中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相继失利,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10月日军进攻辽东,制造旅顺大屠杀。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日议和。3.结果: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5.影响:①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商品和投资市场,基本上完成了“大陆政策”一、二期的目标,助长了日本扩大对外侵略的气焰。③推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利于帝国主义通过借款掌握中国经济命脉和控制清政府。

7、④在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等壮烈殉国的精神和反割台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四、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00年(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1898年1.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出现“实业救国”的主张。2.影响: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二)民族危机的加深1.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①;②获取铁路修筑权;③开设工厂;④开设银行2.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

8、“门户开放”政策。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