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

ID:37457146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_第1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_第2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_第3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_第4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

2、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一、什么是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包含由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由事物或行动的目的或任务引起的间接兴趣;也有产生于活动过程中而在活动结束后即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则正

3、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他们的年龄都很小,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易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借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会心不在焉。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地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不仅会学,而且学得生动

4、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并且,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更加突出了一个培养目标:那就是更加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通过形形色色、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内外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目的。所以,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因而,兴趣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当某种教育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变成他本人的兴趣愿望时,才能对他的学习产生动力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就越能学得好,反过来,学得好还会促进兴趣的提高。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

5、力求以情感人,培养兴趣1、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马上讨好,忙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

6、,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庸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一样多呢?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你说该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了学生学习兴趣。2、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

7、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可以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厘米,宽2厘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开始提问:同学们!你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有的回答:它的面积不

8、变,还是6平方厘米。有的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厘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老师就应该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创造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了。相信,这种学习效果一定要比教师硬塞现成的公式要好得多。3、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教育家夸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