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

ID:37460787

大小:336.1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12

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_第1页
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_第2页
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_第3页
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_第4页
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课件-李子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第一章绪论一、《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二、计量经济学三、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步骤四、计量经济学的新发展五、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分类关于绪论○绪论是课程的纲。○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参观一个城市,先站在最高处俯瞰,然后走街串巷;了解一座建筑,先看模型,后走进每一个房间。各起一半作用。○绪论课的目的: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内容;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内容。○不必全懂,只需似懂非懂。一、《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⒈课程计量经济学课号

2、:10114513学分:3课程性质:教育部规定核心课程⒉教师主讲教师:李子奈,办公地点:经管楼南512,电话:62789793,E-mail:lizinai@mail.tsinghua.edu.cn艾春荣,特聘教授(英语授课)助教:周建,电话:62775085,E-mail:zhouj@em.tsinghua.edu.cn⒊课程说明⑴教学目的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实证的方法,尤其是数量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通过该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实用的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⑵先修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应用数理统计⑶教材及参考书《计量经济学》,李子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BasicEconometrics》,DamodarN.Gujarrati,2001《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李子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高等计量经济学》,李子奈、叶阿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唐国兴,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MichaelD.Intriligator,Prentice-HallInc.,1978(FirstEdition),1997(SecondEd

4、ition)课堂资料下载:网上邻居→整个网络→Mis_lab→Nt_server→Lizn⑷课程内容提纲及学时安排(总课时:48学时,课内外周学时:3/6)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二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12学时第三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12学时第四章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9学时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6学时第六章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的新发展简介3学时⑸课程成绩综合练习一:10分综合练习二:10分课堂表现:10分期末考核:70分二、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Frish提出Econometrics○1930年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1933年创刊《

5、Econometrica》○“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20世纪40、50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扩张○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计量经济学○51位获奖者中8位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

6、贡献而获奖1969R.FrishJ.Tinbergen1973W.Leotief1980L.R.Klein1984R.Stone1989T.Haavelmo2000J.J.HeckmanD.L.McFadden○16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30位左右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二战以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Samuelson○“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Klein2002DanielKahneman,VernonL.Smith2001GeorgeA.Akerlof,A.MichaelSpence,JosephE.Stiglitz2000J

7、amesJHeckman,DanielLMcFadden1999RobertA.Mundell1998AmartyaSen1997RobertC.Merton,MyronS.Scholes1996JamesA.Mirrlees,WilliamVickrey1995RobertE.LucasJr.1994JohnC.Harsanyi,JohnF.NashJr.,ReinhardSelten1993Robert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