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

ID:37465492

大小:3.27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24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_第1页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_第2页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_第3页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_第4页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考点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答案】D太阳黑子数降水量70°-80°N,157°W-81°E12个测站2.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100200A.亚洲B.亚洲和欧洲100C.亚洲和北美洲200100100D.欧洲和北美洲191019201930194019501960【答案】D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的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致吻合。因此C项正确。

2、【答案】C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4.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答案】D【解析】根据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52′,且太阳光全是从南方照射进入房子,可以推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结合选项只有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符合要求。.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

3、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I区太阳辐射总量比IV区高,主要是因为I区A.夏季大气逆辐强B.年平均气温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答案】【解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由图中经纬度可知I区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一带,海拔高且多晴天.IV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一带,海拔低且多云雨天气。【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影响太阳辐的因素。.图示意某地区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

4、的差值为小时。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分)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山峰海域河流日照时数等值线【答案】如图。(分)山峰海域河流日照时数等值线/h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月份盛行东北风(分)。图示地区山峰以南、以西为背风坡(分)。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低(分)。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日照时数高(分)。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年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

5、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答案】【解析】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和色球层。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太阳风是出现在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极光和磁暴现象与太阳风有关。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进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

6、而形成的,与太阳活动则无关。.年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行星上有岩石.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答案】【解析】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有液态水的存在、适宜的温度及适合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文观测的优势是.极昼时间长.极夜时间长.空气稀薄、干燥.海拔高,离太阳近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7-9题。www.ks5u.c

7、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8.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R<3000B.3400<R<3500C.3900<R<4000D.4400<R<4500【答案】【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我国土壤分布地区的了解。一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值减去另一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小值可以得出最大差值,选项中与此最为接近是数值就是正确选项。9.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答案】【解析】①、②两地的纬度相差不大,年辐射总量不同是因为所处地形的差异。1

8、0.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黄壤B.紫色土C.棕壤D.水稻土【答案】【解析】图示地区主要在华北、黄土高原一带,土壤类型属于黄壤。11.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B.高纬地区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