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偶像的历程

学习偶像的历程

ID:37465545

大小:41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4

学习偶像的历程_第1页
学习偶像的历程_第2页
学习偶像的历程_第3页
学习偶像的历程_第4页
学习偶像的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偶像的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偶像的历程  编者按:  这是一个崇尚榜样的30年。  松下幸之助、彼得·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彼得·圣吉……他们在不同时期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偶像——这个名单中我们之所以没有列及盛田昭夫(索尼精神领袖)、李健熙(三星领袖)、比尔·盖茨和李嘉诚,是因为他们虽然也被中国企业家所推崇、仿效,但他们因为没有形成管理思想或管理哲学,因此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影响。  张瑞敏说自己最钦佩的企业家是松下幸之助和韦尔奇,对自己触动最大的管理著作是德鲁克的一系列书籍;柳传志说自己最钦佩的企业家是韦尔奇和盖茨。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抛向更多的中国企业家,你会发现,答案会是惊人的一致。  从对偶像的崇拜上可以看

2、出,中国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亦步亦趋的学习过程,前15年是学日本的管理经验,后15年则以美国式的公司治理为范本。  20世纪80年代  商业偶像诞生  ——松下幸之助  镜头拉回到1978年10月,邓小平第一次访日,他专程拜访了松下公司的创始人、被尊称为“日本经营之神”、时年84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随后,在邓小平的邀请下,松下幸之助成为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国际级企业家。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松下幸之助成为中国企业家的第一个商业偶像,张瑞敏说:“(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能找到的只有松下幸之助的那些大厚书,所以一开始在企业质量管理的办法上,我借鉴的都是松下的东西。”  松下幸之助强调精细化

3、管理和专业分工,强调制度、细节和奉献的经营哲学,很符合当时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的中国企业的症结。因此,只要是有关松下幸之助的书都会非常畅销。这也让一些人从中嗅到了商机,当时出现了很多印制粗糙的盗版书。  在这个时期,不仅是松下幸之助,还有许多日本企业,如丰田、索尼,都是中国企业家效仿的榜样。当然,不仅是中国,全球都在学习他们。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最辉煌时期。  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延至2001年那个樱花盛开的时节。当时,任正非踏上了日本的国土,他说:“我们不是来感受异国春天的气息,欣赏满山遍野的樱花,而是来学习度过冬天的经验。”之后,他在《北国之春》一文中写道:“在松下电工,不论是办公室,

4、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画上是一条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船的,唯有你。’其危机意识可见一斑。在华为公司,我们的冬天意识是否那么强烈?是否传递到基层?是否人人行动起来了?”这一天是2001年4月24日。  在上世纪80年代,还出现了一个商业偶像——美国人李·艾柯卡,此人用3年的时间将克莱斯勒扭亏为盈,又用3年的时间将公司的年赢利提升至24亿美元。初入克莱斯勒,艾柯卡看到的是秩序混乱、纪律松散,各自为政,产品毫无竞争力。这与1983年汪海眼里的青岛橡胶九厂、1984年张瑞敏看到的青岛东风电机厂、1985年倪润峰置身的长虹机器厂并无二致。1

5、985年,《艾柯卡自传》出版,不久即被译成中文。当时的中国企业家们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破旧立新、勇于实践的楷模。  1989年,倍受推崇的95岁的松下幸之助驾鹤西游。经历了这个时代的张瑞敏开始了再思考,他说:“很多中国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的日本企业管理,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思想和内容。”  20世纪90年代  彼得·圣吉带来  组织学习的革命  当企业家不断向外国企业家(多为日本企业家)学习时,他们发现,仅学习企业家还不行,只有实施组织变革才能带领企业前行。这时,彼得·圣吉适时地出现了。构建学习型组织也成为企业沿用至此的一个时髦说法。  1990年这位管理学大师在美国出版了《第五项修

6、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4年后,这本书被上海三联书店引进,之后一版再版。他在书中不断强调,“只有不断学习的企业才有竞争力”,“你必须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这无疑很符合当初企业家的心理状态。  几乎在一夜之间,首钢、宝钢、四通、联想、江淮汽车、华为和摩托罗拉、惠普、爱立信、朗讯、贝尔等先后建立了学习型组织。于此,应运而生的学习型组织培训市场也红火起来。  联想集团更是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创建了“组织学习鱼”模式:鱼头是联想创新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观念,其中的一条是“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你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鱼身是联想集团的学习构架,包

7、括“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客户学习”、“向自己的经验学习”等,柳传志提出的“要想着打,不能蒙着打”就是这种学习的高度概括。鱼鳍鱼鳞是组织学习的保证与促进机制,包括营造“找差文化”等。鱼尾是联想创建行动,主要跟执行力有关。  直到2002年,彼得·圣吉才来到中国,与那些实践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有了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之后,他多次来中国参加论坛和演讲。也许因为时隔多年,大家的热情正慢慢消退,听他演讲的人中少有企业高层,甚至不断有人中途退场。彼得·圣吉也承认:学习型组织构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