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

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

ID:37465793

大小:6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4

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_第1页
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_第2页
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_第3页
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_第4页
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大新闻学院新闻理论第十章 新闻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新闻改革第一节新时期以来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的新闻业进入了一个高歌猛进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掀起了继四二年延安改革、五六年新闻改革之后的第三次、也是一次跨世纪的伟大改革。这场改革无论从时间跨度、影响范围、或触及深度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这场改革还在中国大地上以现在进行时态继续“在场”。二十多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新闻事业的发展变革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的。若离开了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新闻改革无异于空中建楼、沙上筑塔。可以说,中国的新闻改革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经济改革的催生之下孕育出来的。经济改革每往前行走一步,新闻改革也必须迈进一个台阶。与经济改革保持同步的新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改革,和加入WTO背景下的新闻改革。一、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新闻改革(1978-1992)这一时期可称之为非市场化时期的新闻改革。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新闻学术界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讨论。这一时期改革

3、的关键词是探寻新闻规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几乎完全被政府垄断起来、实行计划式的分配。甚至个人命运也被国家计划起来,诸如上山下乡、毕业分配都规定了指标。市民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三者合一;公共权力系统、市场系统、民间利益系统均纳入党政权力的家长式包办和管理体系之中;整齐雄浑的时代大合唱取代了零零散散的个体的声音。在这一背景下观照中国的新闻媒介,其最重要的存在理由自然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或者说充当的是大合唱中的那根指挥棒,控制权在指挥家那里,其功能是将指挥家指导全局的方

4、针政策表达出来。所以,计划经济之中的传媒仅仅具有事业属性,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周刊《劳动周刊》的发刊词提出:“我们的周刊不是营业性质,是专门本着中国劳动组合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由此,“不事营业,专事宣传”成为中国新闻媒介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新闻媒介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政党媒介的组织传播功能合而为一;受众与政治无关的娱乐、文化、信息等需要理所当然受到漠视;邮发合一、公费订阅使发行量成为体现政治立场和态度的数字而不是测量市场需求的风

5、向标;新闻传播者与其说是新闻工作者,毋宁说是宣传工作者;新闻选择中的宣传价值标准遮盖了新闻价值标准重要,以至于相当长时间我们的新闻理论中回避新闻价值的问题。新闻业这根指挥棒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所能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党的组织者和宣传员,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者或舆论的反映者。1956年的新闻改革之所以未能获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要求的是高度集中、高度秩序化、规范化的新闻宣传和报道方式。在众声一律、整齐划一的时代大合唱中,任何不和谐的音符都会被视为对规范甚至真理的挑战,所以建国初三十年的新闻事业、文化事

6、业、教育事业等都只具有纯粹的上层建筑属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第三次新闻改革,并且使这次改革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发,终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新闻传播业造成重大影响。经济改革的初期,时代的整齐划一的齐唱变成了多声部、多变奏、多色彩的合唱。理论界这一时期的重要举措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信息概念引进中国,引发了一场有关“新闻与宣传”的讨论。厘清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传媒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而不是进行宣传,后者是由前者派生出的功能等,为新闻传播向自身规律回归扫清

7、了不少障碍。同时一些在历史的迷雾中湮没多年的观念也渐渐开始浮出水面,如新闻的商品性问题,新闻媒介的产业化属性问题,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将新闻事业、广播电视业纳入中国信息商品化产业,这意味着国家对新闻传播业的产业属性的认同。在媒介的管理形式上,表现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或“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二、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新闻改革(1992-2001)这一时期可称之为相对自由竞争时期的新闻改革,标志性事件是《焦点访谈》的诞生和都市报热。关键词是舆论监督和产业化。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

8、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不再是统包统分。经济资源开始向民间移动。政府“还市场于民”,极大地激发了民间的活力。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的同时给中国的新闻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新闻媒介在保证自身的事业属性的前提下开始进行市场化运做,党报纷纷办起子报,并且让子报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不少媒体在以传媒业为基础的前提下搞起多种经营,涉足宾馆、饭店、连锁商店等的经营创收。新闻媒介开始了从宣传工具向大众传媒的转型。随着人们对新闻规律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媒介的其他功能也浮出水面。除了提供信息和“自上而下”地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