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

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

ID:3746731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_第1页
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_第2页
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_第3页
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_第4页
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插图成为低段写话的源头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虽然这段话没有具体说明写话应达到哪些要求,但是它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问题:那就是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要从激发写话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抓起。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重点是看图写话,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特别是课文插图新颖、直观,易教易学,是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极好的桥梁。加强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观

2、察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对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指导学生会读“图”读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低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都还比较弱,观察时易被无关要素吸引,而抓不住要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全面地看,即看整幅图的全貌;然后细致地看,即看整幅图的每一件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要让学生明白看图的时候要注意有顺序地看,可以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到近,从左到右等等的顺序。学生只有看得

3、仔细,才能写得具体;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写的时候才能表达得清楚。比如在教学“找春天”这个练习时,我先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画,引导学生先整体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些什么,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由此讨论这是什么季节了,接着让学生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再次看图,逐一说好每一种景物,然后,指导学生说一句结束的话,最后,指导学生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可发挥想象说图中没有的景物。在学生分句练说的基础上,我出示填空:“春天到了,燕子(        )。柳树(       )。花儿开了,有(      ),有(        )。小朋友在(          

4、        )。(        )真美呀!”来辅佐学生的写话,学生有所看,有所仿,基本上大家都会说、会写了。写春天是对学生锤炼语言的训练,也是对前面的说话内容的概括总结,更是激发学生积极“写春天”的情感动员。二、启发学生想象“图”学生看懂图画,理解画面含义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想开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是的,学生的想象一旦被调动起来,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如同翱翔的雄鹰。“想”就是思考。在引导学生“想”时,我们要让学生懂得“思考”在看图写话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积极动脑的自觉性,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丰富、合理的想象才能将话

5、写得有声有色。伊瑟尔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而我们多篇课文都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我们要善于根据图画创设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置身于画面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自由地联想和想象。当然,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我让学生进入角色,用表演的形式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活的场景。比在教学《世界多美呀》,我充分利用文中空白:“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时,我为了引导学生想象,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6、我让几个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一个个刚刚出壳的小鸡。孩子们伸伸懒腰,睁大双眼,抬头看看俨然就是那刚刚出壳的小鸡,异常的兴奋。“我看见泥土是黄黄的。”“我看见太阳是红红的。”“我看见麦苗是绿油油的。”……不难看出,想象使得学生的生命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而一个个写话的机会使得学生创新的萌芽又一次破土而出。三、引导学生有序说“图” “说”是看和想的语言表达,即体现了观察和思考的成果,又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看得仔细,才能说得完整;只有想得合理,才能表达生动。因此,我们要在学生看懂、想好的基础上,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要注意处理好好差学生之间的启发,

7、要让学生知道表达不光是说出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使别的学生受到启发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他们无论是在说话、走路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上都喜欢模仿别人或课本上说的来做。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语言材料,自觉接受富有诗意的语言熏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自己的再创造。在教学《雨点》一课时,我立足文本,让孩子在读中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些动词的生动,并

8、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描述雨点在其他地方的一些活动。有的孩子说“雨点落进泥土里,大地穿上了绿衣服”;“雨点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