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

ID:374731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29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_第1页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_第2页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_第3页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_第4页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海宁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对策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关键词。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绿色能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将成为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难题的利剑,引领世界跨入强劲增长的新能源经济时代。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新能源作为一种“绿色”新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也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可

2、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开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例如太阳能电池、新型半导体照明设备。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广泛宣传节约能源和鼓励使用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使全社会都了解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加大新型清洁、高效能源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另一方面,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工作作为一项能源政策,纳入中央各部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1]海宁——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基地!海宁地处杭嘉湖平原,经济发达、市场繁荣。太阳能产业是海宁第四大支柱产业,目前海宁太阳能

3、厂家所占全国比例为1/6之多,销售额占全国10%以上,近千家太阳能注册企业急待建立一个政府支持与主导,企业与全国经销商广泛参与的专业太阳能交易与博览市场,已成为多数厂商共同呼吁的心声,在海宁举办专业新能源产品展览会刻不容缓,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2]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研究动态一些外国知名环境、气候问题专家和友好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认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他们一致表示,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

4、源领域的增长速度,已经连续数年居全球首位,我看好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前景。”斯特恩(2010)[3]对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充满信心。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正在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中国政府经过缜密考虑而采取的多方面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贡献。[4]“中国在积极推进低碳经济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具体的事情。逯高清教授(2010)[5]表示,中国近年来在环保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关注,空气质量大大改善。这些成就都来自于中国良好的环境政策,以及对环保技术开发和利用的高度重视。中国把可持续发展提到重要议

5、事日程上来,以绿色经济为发展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治理污染。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和公民的环保意识。托马斯·海勒(2010)[6]认为,在执行“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已经开始寻求如何使经济增长与保证环境质量相互促进。展望“十二五”规划,中国将会继续执行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和森林恢复政策,并带动创新科技发展和低碳产品价格下降。中国已经表明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现了由国家行为主导低碳经济持续增长的思路。马克·利文(2008)[7]是著名的能源专家,也是美国能源部中美能源气候变化

6、合作方面的顾问,对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生态文明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说,在节能降耗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十一五”规划确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5年内将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中国建立了提高能效的新机制,实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重点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实施的建筑节能标准、汽车和家电行业能耗标准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组制造等清洁能源供应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很多方面全球领先。亨利克·隆德(2009)[8]明确表示,中国

7、制定低碳能源战略是明智的。应对气候变化,世界需要中国。(二)国内研究动态在国际石油市场不断强势振荡、国内石油、煤炭、电力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开发利用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缓解制约我国能源发展瓶颈的当务之急。[9]苗淑菊[10]建议: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新能源的使用和发展纳入绿色GDP,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在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费中,已占22%左右。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社会可

8、持续发展的基本选择。  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