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总复习)

基础工程(总复习)

ID:37474899

大小:343.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2

基础工程(总复习)_第1页
基础工程(总复习)_第2页
基础工程(总复习)_第3页
基础工程(总复习)_第4页
基础工程(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工程(总复习)《基础工程》总复习一、基本内容与复习要点1.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2.柱下条形基础、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3.桩基础二、例题分析21.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1)一般概念:地基,天然地基,刚性基础,扩展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2)浅基础的一般施工方法;(3)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的特征和设计要点。复习要点1)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计算:(3-17)(3-18)注意各项的含义,p.41,特别是和m、d的确定。32)软弱下卧层检算:计算模型(图3-15,应力扩散角)。3)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的检算刚性基础:刚性角,容许宽高比,pj与h0;扩展基础:检算项目,破坏形态,荷

2、载组合,pj与h0。4)一些概念:刚性基础,柔性基础,刚性角,天然地基,持力层,下卧层5)一些构造要求:最小埋置深度,刚性角,钢筋的选配。注意公式中各参数的取值,表格的查法,计算结果带单位。4图3-15软弱下卧层的计算图式ztanztanb持力层52.柱下条形基础、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1)一般概念:柱下条形基础,箱形基础,筏板基础,上部结构、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地基模型,Winkler地基模型的基本假设、要点和局限性;(2)Winkler弹性地基上的梁,基床系数k,柔度指数l,梁按柔度指数的分类,无限长梁和半无限长梁在简单条件下的计算,对称性的利用;(3)倒梁法的

3、基本假设和计算方法。6复习要点1)各地基模型的要点和适用条件,Winkler地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局限性;(p.81~84)2)Winkler弹性地基上的梁,基床系数k,柔度指数l,梁按柔度指数的分类,无限长梁和半无限长梁在简单条件下的计算,对称性的利用;注意:坐标系与原点的确定,坐标为负值时的处理方法,和柔度指数l的单位。3)一些概念:Winkler地基,弹性地基梁,无限长梁,半无限长梁,基床系数,柔度指数。73.桩基础(1)桩的分类;(2)桩的一般施工方法;(3)桩和桩基础的荷载传递;(4)桩基础的整体分析,低承台桩基础桩顶内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假设条件,计算特点与方法

4、;(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计算:静载试验方法,经验公式;(6)群桩效应与考虑群桩效应后的基桩承载力;(7)桩基沉降的计算方法;(8)承台计算。8复习要点1)承载力计算:单桩承载力:①.砼预制桩和小直径灌注桩:(5-21)②.大直径灌注桩:(5-22)注意:挖孔桩考虑护壁作用。③.嵌岩桩:(5-23)9群桩基础中的基桩承载力:考虑群桩效应时的摩擦桩:(5-67)(5-69)不考虑群桩效应时的摩擦桩:(见p.173)嵌岩桩:        (5-71)注意8个系数的含义:了解地基规范与桩基规范的差异(p.150)。102)轴向受压承载力检算: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作用下,应满足(5

5、-73)3)软弱下卧层检算:计算模型(图5-27,群桩,单桩,应力扩散角),过程4)群桩基础的平面分析单桩刚度系数,桩基础的整体刚度系数,高承台桩基础的平面分析过程5)低承台桩基础桩顶内力的简化计算方法:(5-61)注意各符号的含义及坐标的正负号。116)承台计算内力计算,抗冲切(柱冲切,角桩冲切),抗剪切,抗弯曲。7)一些概念:轴向受力桩,高承台桩基,低承台桩基,桩的变形系数,刚度系数,刚性桩,弹性桩,预制桩,钻孔桩,群桩效应,群桩效应系数,分项系数。12二.例题分析例1某砖墙承重房屋的底层墙厚拟取为370mm,已知:(1)按荷载的标准组合算得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简化至设计

6、地面)为:竖向力:Fk=530kN/m;偏心距:e=0.1m。(2)土层为均匀的粉质粘土,土性参数与承载力指标为:=17.5kN/m3,fak=220kPa,b=0.3,d=1.6(3)采用刚性基础,其材料为C15砼(容许刚性角为45),埋深2m。试确定基础的宽度与高度。解:由公式(3-17),得:13暂取fa=262kPa,试算基础宽度,由公式(3-30),有:取b=2.5m<3m,故不需试算。但因荷载偏心,须进行承载力检算:14所以,b满足要求。按容许刚性角确定基础高度如下:取H0=1.2m,可以满足要求。15例2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抗冲切检算公式为:如果某柱

7、的截面尺寸为0.4m×0.4m,基础的平面尺寸为2.5m×2.5m,高度为0.5m,假定受力钢筋直径为20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试计算该公式中的Al。解:由已知条件,得:h0=h-a-rg=0.5-0.04-0.010=0.45m锥体上边缘宽度为:at=0.4m锥体下边缘宽度为:ab=at+2h0=0.4+2×0.45=1.3m<2.5m所以荷载的计算面积为梯形(如图),其高为:1.25-0.2-0.45=0.6m得梯形面积:Al=0.5×(1.3+2.5)×0.6=1.14m21617例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