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放弃

一个都不能放弃

ID:37477017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一个都不能放弃_第1页
一个都不能放弃_第2页
一个都不能放弃_第3页
一个都不能放弃_第4页
一个都不能放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都不能放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个都不能放弃         ———讲我转化“学困生”的故事 培文中心小学陈学文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1)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

2、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对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 学情分析:当我刚接到二(3)数学教学时,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加上合校各方面的影响,教学进度不一样,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其中基础极差的有6人,较差的有5人,成绩易受波动的有15人。结合这种现状,我深入系统地了解了这些孩子成绩差的原因,坚决不让一

3、个学生掉队,这一举措更增添了我重视和强化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有效的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研究。一、学困生形成原因及特点   1、学困生形成原因一般学困生的形成是由生理、心理、外界环境三方面造成的,数学学困生的类型主要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通过了解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因素,他们的智商都正常,而是由外部条件、心理因素形成的。在我们班,有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留守的孩子;还有父母是个体经营的

4、孩子。一是单亲孩子表现是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情绪不稳定,不合群。二是留守儿童自私,不遵守纪律,由于受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迁就、放纵,使他们不愿与人交往,脾气暴躁,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三是个体经营的孩子表现游手好闲,讲究穿着打扮,讲究吃喝玩乐,他们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这些家长总认为自己给孩子创造了财富,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导致这些孩子有逃学的现象。总之这些孩子都是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2、学困生的特点(1)学习目的不明确,

5、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家长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或旷课去玩,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2)意志不强。学习数学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热情,不能形良好的学习习惯。(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尔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

6、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自己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数学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缺漏多。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5)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下,学习效率低。(6)认识水平低,思维不力

7、。思考问题表面化,反映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折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自然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7)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对知识的理解不会深刻,解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数学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大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数学学科对“学困生”采取的措施 数学作为学科,我们研究的是数学学科中“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数学的“学困生”,往往都存在学习信心

8、不足,而学习上经历一个反复失败的过程是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造成学习信心差和学习积极性差的原因。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成为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根据“木桶原理”,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在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中制造出来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