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

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

ID:37478067

大小:9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_第1页
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_第2页
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_第3页
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_第4页
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正外部性视野下我国个人捐赠的税法完善探析胡元聪1李美珍2*胡元聪(1974-),男,四川南江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李美珍(1985-)女,广东江门人,就职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物价局。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XJC820013)的阶段性成果。(1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重庆400031;2广州市天河区物价局,广东广州510655)[摘要]个人捐赠具有正外部性属性,相关税收法律制度存在税收优惠程序较严、税收优惠比例较低、税收优惠专门立法缺失等问题。因此,根据正外部性内部

2、化的基本原理,应该在制定实物抵扣具体办法,提高捐赠优惠比例,允许递延抵扣,简化税收优惠手续等方面完善个人捐赠税收优惠制度;同时从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和信用等级制度、建立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及建立个人捐赠税收优惠权利保障制度等方面建立个人捐赠的税收优惠辅助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励个人捐赠的积极性。[关键词]正外部性;个人捐赠;税法缺陷;完善途径正外部性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论述市场经济的“利他性”时的观点。他认为,“在追求他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促进社会的利益”[1]。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后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成本、收益、经济利益

3、、非竞争性、制度等视角对正、负外部性的形成和含义进行了研究。个人捐赠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个人捐赠给他人带来了额外的收益(外部经济),它人对得自于个人捐赠的收益不需要做对等的给付;从法学的视角看,本文认为个人捐赠是捐赠者与受赠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即个人捐赠是个人履行对其他人无偿的给付义务,而受赠者行使了无偿获取捐赠的权利。但是,要鼓励个人捐赠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激励,税收是重要手段,[2]而我国税法对个人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差、退税手续繁琐等,没有形成有效的个人捐赠激励制度。因此,完善个人捐赠税收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个人捐赠的相关税法规定

4、及其存在问题2199个人捐赠是指个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即纳税人通过我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我国个人捐赠在税法上有相关规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我国个人捐赠的相关税法规定目前,我国个人捐赠的相关税法规定主要有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及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颁布的规章等。根据以上法律法规,个人捐赠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具体可归纳如下:101.个人捐赠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性规定。个人捐赠享受税收优惠有特定的前提,即根据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规定,只有公益

5、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可以接受个人捐赠,此时的个人才能享受税收优惠。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二款所说的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2.个人捐赠享受

6、税收优惠的限定性规定。《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二款所说的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即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应纳税所得额×30%。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捐赠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另外,对符合下列捐赠方式(即通

7、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个人捐赠,可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向老年活动机构、教育事业的捐赠;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用于公益性、救济性的捐赠。3.个人捐赠享受税收优惠的程序性规定。在税收申报程序上,根据2005年8月3日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