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

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

ID:37478824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_第1页
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_第2页
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_第3页
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_第4页
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度福建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海西区建设背景下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林善炜(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14)城市地位的变化是由于城市所获得的功能决定的。城市功能是城市作用于外围经济地域系统的能力,是城市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是城市对外联系的作用能力。城市功能定位是对区域发展条件的总结,对外部环境的概括,是城市发展目标的引导,政策制定的指南,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1]城市功能定位也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蓝图,它取决于该城市的历史地位,服从国

2、家经济发展的大局。科学的城市功能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行为,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集聚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区域城市竞争力。福州是福建省省会,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现代化的港口城市,作为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肩负着辐射和带动全省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重新审视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准确把握福州省会中心城

3、市的功能定位。一、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城市发展定位的历史审视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际应用的福州城市发展定位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经法定程序确定的,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定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奋斗目标;第二类是由地方党委和政府根据一个时期形势发展和中心工作的需要提出的发展定位、工作思路、工作要求等。前者是起到指导和规范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在规划期内是固定的;后者主要是发挥振奋精神、统一思想,推动和服务中心工作,属工作方针性质,常常随着中心工作、形势发展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从第一类看,主要有

4、:1.1982年完成、1984年9月18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将福州的城市性质定位为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行四化建设和福州军区等领导机关工作服务;发展文教科技事业,提高全市人民文化科学水平,为国家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贯彻特殊政策,整治闽江,建设港口,发展对外贸易和轻型加工工业,兼顾富有地方传统的工艺品生产,促进全省经济繁荣;发展福州山、水自然特色,融合文物古迹和乡土风味,把福州建成风景宜人的美丽城市;建设各项城市设施

5、,提高城市环境、交通、居住水平。2.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1990年,福州市对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形成《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并于1992年10月市人大审议通过。该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位为: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大都会城市。城市发展方向是:为祖国统一、为省会机关工作创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加快国际机场、深水港口和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成为国际的投资中心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之一;发展文教、高科技事业,使福州具有高度发达的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城市之一;发挥山、水、温泉自然特色,融众多文

6、物古迹于一体,把福州建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整洁美丽的城市;提高抗拒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社会服务和居住水平,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3.1994年完成、1999年5月12日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与过去相比,在城市性质、规模、规划年限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该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位为:福建省省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贸中心之一、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1170平方公里。城市布局为“市区‘一城(中心城)三组团(马尾、长安、琅岐)’、中心城区‘单中

7、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作为全省政治、经济、科技信息、文化中心的功能,充分发挥台、侨、海和区位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大城市;成为文化教育、科技信息、道德风尚和民主法制建设先进的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二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具有高效益、高素质的经济格局;形成公共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适应社会经济、对台“三通”和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城市。4.1993年,《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提出通过实施“38

8、20工程”,“把福州建成农业基础扎实、工业实力雄厚、第三产业繁荣兴旺、科技先进、教育发达、交通便捷、集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金融、科技信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中心于一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在“关于《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调整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十年努力“把福州建成第三产业比较繁荣、现代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