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

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

ID:37491878

大小:316.6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1

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_第1页
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_第2页
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_第3页
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_第4页
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学生为本的职业 素质培养素质拓展教学部:辛晓亚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通过全校性的人才观大讨论,统一了认识,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再次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理念,这是一种理性思维。然而,当我们在界定“能力为核心”这一理念时,还应该站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高度,深刻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如果把能力为核心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能力”为核心,这无疑是一种偏颇

2、,这将会使整个教育教学引向为培养职业工具,其结果很可能使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的理念走入另一个误区。2007年2月28日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一所学校,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学校是以学生的存在而得以存在,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一、素质可分为:八种三大类二、

3、影响素质形成的因素影响人的素质形成的因素很多,但是,任何事物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生的素质形成亦是如此。学校的学生教育活动,教师的教研、好的课程建设,好的专业建设,最终都是为产品——学生的质量提升提供支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外因。学校的成果产品——是学生。学生质量是名校的支撑,学生才是真正的内因,没有学生素质的支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学习自主能力的提升,责任心意志品质的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固化,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精品课程发挥的作用也将是事倍功半。素质形成内因外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生物遗传个人修炼素质形成外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生物遗传个人

4、修炼素质形成外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生物遗传个人修炼教育教学教育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鸡蛋或石头人的基本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生成才是通过接受教育、学习、强化、认同、内化、固化的过程。人的素质内涵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由做人做事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展示出来。学生在进入我校前的素质形成我们无法控制和选择,为此学生入学时的基本素质是参差不齐的。通过人才观大讨论,我们统一了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本位,学生在我校学习的三年中,作为职业素质的培育和训练是重点。而职业素质又包含了那些内容,重点又要培养什么?三、职业

5、素质的内涵分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1、如果把一个人的全部素质看作是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技能和行为,是人的显性素质;而潜在水面下的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被称为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质。潜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价值观、态度内驱力、社会动机行为表现素质潜能2、素质冰山模型显性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四、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我校具有五十年多办学历史积淀,有优秀的教学教育传统,有过许许多多的辉煌,提炼了“严、细、实、新”的校风,近年来建成了精品专业,建成了从国家级、市

6、级、校级的多门精品课程,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校形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想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学方法改革两个方面谈谈看法。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批评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人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作为基础,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职业素质的内涵,不仅仅是职业能力。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仍然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专业技能,自主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能力,最终才能真正实现厚德、强技、乐业的精神追求。1、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素质教育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素质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

7、我服务、自我实现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一)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亚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用在素质教育上是贴切的“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某个行为优秀不是优秀,长期形成的习惯优秀才能成就优秀,才能体现素质。可以说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彰显素质,素质引导成败因此,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人良好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好习惯的养成。3、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要靠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政治行为、文明习惯、职业意识的养成,如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勤奋努力、文明礼

8、貌、责任心强、守时习惯等。为此学校应该研究比较具体的要求,关键是严格要求、严格执行,严格检查,长期坚持训练有术才可能逐渐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