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投掷实心球)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投掷实心球)

ID:37492067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投掷实心球)_第1页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投掷实心球)_第2页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投掷实心球)_第3页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投掷实心球)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投掷实心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体育《掷实心球》教学设计佛山市第四中学陈赵国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亮点设计:鞭打动作、跳绳、武术棍的相结合。教材分析: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

2、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一、本节课内容是学生身体上肢投掷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本教材内容的提升部分。二、功能和价值能进一步提高上肢投掷能力;能提高全身用力的协调性;此动作和足球的掷界外球很相似,因此对学生发展足球奠定了一定基础;提高了学生思维拓展;学情分析: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学生

3、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1、认知发展:(1)教师提问何为“鞭打动作”---(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3)教师阐述正确的“鞭打动作”及实物(跳绳、武术棍)演示---(4)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于老师的对比---(5)教师示范学生观察---(6)

4、学生分组模仿(徒手)---(7)实战---(8)切磋---(9)达到认知的70%--80%。2、认知的障碍点:力的传导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有关实心球质量等知识及练习意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技能目标:掌握动作要领的70%---80%。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动作的掌握。难点:用力顺序。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

5、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一、开始部分:1、徒手操热身运动   2、要求:(1)从头到脚          (2)从远端到近端          (3)主要是上肢的热身,目的是与第二部分的衔接。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何为“鞭打动作”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3、教师阐述正确的“鞭打动作”及实物(跳绳、武术棍)演示4、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于老师的对比5、教师示范学生观察6、

6、学生分组模仿(徒手)7、实战8、小组之间的切磋9、掌握动作要领的70%--80%三、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      2、放松      3、教师与学生互动总结      4、布置作业      5、还器材下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教师活动:宣布这节课内容----提出问题----教师说出正确动作要领---结合器材演示示范---巡视—--纠

7、正。预设学生行为:集合整队---讨论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徒手练习----实战---小组之间pk---掌握动作要领的70%--80%----与教师互动—完成家庭作业。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结合实物把复杂动作简单化易理解把枯燥的练习趣味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

8、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1、备课:备课越充分上课效果越好。2、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肩关节打不开-----压肩(特别注意要求抬头)。3、经过多次实践反馈改进效果明显。 4、好的地方保留不好的地方改进。 5、新的想法就是发明一个新型不用捡球、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