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ID:37498149

大小:460.8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_第1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_第2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_第3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_第4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王浩羽著新式教育的开端1.新式教育的开端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入侵,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亦传入中国。近代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以及洋务派都将民族图强的希望寄托在新式教育上,并将教育症结归于科举取士制度的束缚,极力主张改革乃至废除科举。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开端,则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的教会学校。它开设了传统教育所鄙视的自然科学和所忽视的社会科学课程。在客观上起到传播新文化,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中国官办近代教育始发于洋务教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社会进一步对外开放,清政府为了应对日益频繁的外交事物,也出于洋务运动本身对于人才的需求,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洋务运

2、动期间,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同文馆则是中国第一所官办的洋学堂。重点:洋务派官僚办学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洋务学堂的产生,适应了“西学东渐”这一文化趋势,是对封建教育的改革尝试。它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翻译人才、外交人才、海军人才和科技人才。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伴随着近代教育机构的产生,近代新学制也逐渐确立起来。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学校系统文件,是张百熙参照日本学制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由于清政府认为张百熙“喜用新进”有维新思想不够可靠,没有实行,即被废止。1903年,张之洞等重新厘定的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经清政府批准颁布实行。该学

3、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年限、学习课程。还特别规定,设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系列,以及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年限。它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实施的近代新学制,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普及教育的年限。它引进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内容,促进了普及教育数量上的发展和质量上的提高。尤其为适应工商实业发展和满足师资的要求,设立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并行的两个体系,使教育为社会生产服务,使教师职业专门化。新学制的实行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受到残存的科举制的阻碍。科举一日不停,新学制大兴无望,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等六位封疆大吏会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析》建议停止科举制度,在朝野上下一片反对声中,清政府不得

4、不于1905年9月2日明令,立停科举。这样,长达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从此近代新式学校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新式教育的开端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知识梳理2.民国时期的文化及其文学家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历史赋予民国时期文化的新内容。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进步的文学艺术家都是高奏主旋律,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激励人民英勇奋斗。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唯物史观的一条原理,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难点:晚清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救国图存成为时代呼声,改革中国旧有的封建教育制度,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之材,成为朝野上下议政的热点之一。1901年初,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西逃西安期间,发布“罪己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各级官员“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情事,“当因当革、当省当并”,限两月内奏报朝廷。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改革的机构。从此,各项改革“新政”陆续出台。主要内容有:改革官制,兵制,奖励工商,改革教育。其中,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8月起,清政府陆续

6、颁布了兴学诏书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法令,包括重开京师大学堂;各省属府、厅、州、县书院均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大、中、小学堂;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等等。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中,中国教育开始了从传统到近代的结构性转型。清政府通过政权的力量,将资产阶级改良派改革旧教育的主张逐渐付诸实践。三、学法指导1.图文结合法。搜集整理有关科举考试的图片:《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宋朝科举考场》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科举考生看榜图》来了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已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从而认识到当时落后的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进一步掌握科举制度的兴废顺应了历史发展

7、的需要,改革旧的教育体制是当务之急。搜集图片《北大教学楼》《北大校门一角》等图片,认识“北大”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2.列表法。归纳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成就,创制表格,使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类别姓名代表作品文   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屈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艺术美术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