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

ID:37500822

大小:1.83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5-24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_第1页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_第2页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_第3页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_第4页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12月《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致谢2017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长期从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践基础上,提出“以数字孪生城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理念,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2018年,为推动“数字孪生城市”落地实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数字经济推进方阵,组织业内知名企业,围绕数字孪生城市的理念内涵、技术方案与实施路径,进行多次研讨交流,形成研究报告合作成果。编制过程中各家企业提供了大量素材并直接

2、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在此致以衷心感谢。限于编写时间、项目组知识积累以及产业尚未完全定型等方面的因素,内容恐有疏漏,烦请不吝指正。牵头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支持单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百度、广联达、腾讯、华为、神州数码、中兴、阿里编写指导:王爱华、胡坚波、徐志发编写小组(排名不分先后):高艳丽、陈才、张育雄、王思博、崔颖、张竞涛、刘泰、郭靓、李欣、郭中梅、马伟强、刘刚、陈守双、姚健奎、刘旭晶、李文东、郝景然等。《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前言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物理世界和与之对应的

3、数字世界正形成两大体系平行发展、相互作用。数字世界为了服务物理世界而存在,物理世界因为数字世界变得高效有序,数字孪生技术应运而生,从制造业逐步延伸拓展至城市空间,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数字孪生因感知控制技术而起,因综合技术集成创新而兴。数字孪生城市是在城市累积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在感知建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一条新兴技术路径,是城市智能化、运营可持续化的前沿先进模式,也是一个吸引高端智力资源共同参与,从局部应用到全局优化,持续迭代更新的城市级创新平台。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孪生城市涵盖“云-网-端”三大层次

4、,成为数据驱动决策、技术综合集成的智慧城市综合技术支撑体系。端侧实现群智感知、可视可控;网侧实现泛在高速、天地一体;云测实现随需调度,迭代学习。其本质是通过数据全域标识、状态精准感知、数据实时分析、模型科学决策、智能精准执行,构建城市级数据闭环赋能体系,实现城市的模拟、监控、诊断、预测和控制,解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城市发展看,数字孪生城市是未来实体城市的虚拟映射对象《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和智能操控体,形成虚实对应、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复杂巨系统,实现孪生城市的“六化发展”,即支撑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

5、拟化、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实现三类应用场景,城市规划建设一张蓝图管到底、城市治理虚实融合一盘棋、城市服务情景交融个性主动一站式,驱动城市智能运行、迭代创新。从建设重点看,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信息模型是核心,城市全域部署的智能设施和感知体系是前提,支撑孪生城市高效运行的智能专网是保障,实现智能操控的城市大脑是重点。未来,数字孪生城市可在数字化水平相对较高、需要运行机理建模、实现虚实空间协同优化、彰显多维智能决策支撑等方向,如城市规划、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优先落地实施,以数字孪生城市为代表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新理念和新

6、模式或将变为现实,成为未来绿地型新城新区高水平建设的必由之路,棕地型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考。《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2018年)》目录一、数字孪生城市出现的背景.........................................1(一)传统条块化智慧城市建设方式已现疲态........................1(二)信息技术加速突破驱动集成创新出现拐点......................2(三)数字孪生成为城市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方向......................3(四)部分城市率先探索实践数字孪生理念...

7、.......................4(五)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升级具备现实基础.........................10二、数字孪生城市的内涵特征........................................12(一)数字孪生城市的内涵.......................................12(二)与新型智慧城市的关系.....................................13(三)数字孪生城市的特征....................................

8、...14(四)数字孪生城市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