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初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ID:37510215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初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案课题:第1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初一新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简单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对理论性强的知识兴趣不浓,理解有些困难,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帮助

2、学生适应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活动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了解信息的特征。3、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知道的应用。4、了解信息的编码。过程与方法综合应用言语、多媒体课件和实践活动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实践体验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概念及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信息的编码。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课件、

3、电脑设备工作情况教学策略:实践、探究、讨论、操作教学过程提要(以新授课为例)教学环节课前准备临时座位安排、上机口令分配。新课导入我们上的是什么课?你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它和信息有怎样的联系?(一)信息-3-讲授新课1、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得到了什么?2、概念: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3、理解概念,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刚刚我们从图片上获取了信息,这是信息获取的途径之一,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途径获取信息,下面我们就来试试看。活动一:分辨三种不同的液体结论: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获取和鉴别信息,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

4、表达信息(此处顺带讲解信息的表达方式)。活动二:通过课件向学生传递“机房管理制度”这一信息。4、信息的基本特征:活动三:传话(分组进行)第一组:耳语组第二组:喇叭组第三组:网虫组第四组:传递组活动结束时,每组请一位学生代表说出自己获取到的信息。结论:信息的特征主要有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二)信息技术1、概念: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发布等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2、包含的内容: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是核心。问:你们平时怎样称呼我们这门课?强调:

5、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不是全部,所以我们要加以区分。3、应用:活动:请学生先分组讨论后说说自己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播放信息技术应用视频。结论:-3-交通、智能机器人、光盘制作、电子排版、电子商务、工业产品设计、电子警察、人造地球卫星、交互式电视、数学图像压缩、信息高速公路、医疗、自动取款机等。4、发展与展望(1)发展获取技术:感官→望远镜→显微镜→遥感技术……传递技术:烽火、击鼓、信鸽、驿马→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网络……处理技术:结绳、数石子→算筹、算盘→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2)展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重大的社

6、会变革,例如,许多语言和文化将会弱化,同时一些新兴网络语言不断兴起(展示部分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三)信息的编码:a、二进制(与十进制比较学习)1、规则:“逢二进一”2、运算法则:0+0=00+1=11+0=11+1=103、练习1+10=10+10=11+11=4、思考:110+11=5、纠错:1+1=21+11=110b、字符编码小结感悟师生共同总结,以学生为主随堂练习完成《初中信息技术创新导学手册》P3的实践活动2。座位安排了解学生对电脑的掌握情况,进行微调座位。板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的含义: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2、信息的

7、特征: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时效性等3、信息技术的含义、应用、发展和展望4、信息的编码:二进制(逢二进一)字符编码-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