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

ID:37513127

大小:570.0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5-12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_第1页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_第2页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_第3页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_第4页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例分析和课堂观察方法__(教学创新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观察方法漫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朱跃跃走进教学的真实世界ZOUJINJIAOXUEDEZHENSHISHIJIE一、为什么需要课堂观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恒河一粒沙,三千大世界;郊野一朵花,自有天堂在;尺幅巴掌心,无限辽阔地;短短瞬息间,永恒无时界。——威廉姆·布雷克(WilliamBlake)□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差距产生之后》案例1□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分析:因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即时性、复杂性,教师在自然状态下的教学行为很难被观察到,比如:不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专断性的讨论;对优秀生和后进生不同的态度等,而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评判往往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为标

2、准,尽管这些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教学结果,但不能评价教学效率。□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二、什么是课堂观察方法?□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堂观察从观察心理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自觉的观察,这是一种知觉心理本能的反映;第二个层次,是凭经验、感觉进行的观察;第三个层次,是有目的,有一定的观察角度,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观察,即所谓的有意的课

3、堂观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驴唇真的对上了马嘴快下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题“若a为自然数,说出a以后的7个自然数”。一个小女孩举手抢答:“a,b,c,d,e,f,g。”话音刚落便引起哄堂大笑,老师也愕然了。女孩察觉到自己的答案牛头不对马嘴,出了个笑话,落了个满脸通红。接着,一个男孩起来补正:“a+1,a+2,a+3,a+4,a+5,a+6,a+7”.而后下课铃声响了,事情平平常常。一个女孩答错了题,一个男孩纠正过来,全班同学都明白了。案例2□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从这个教学片段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

4、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陈瑶□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三、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四点要求”“四种形式”□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适当的观察内容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有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四点要求:□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典型个体追踪观察、视频教研精细观察、教学细节自主观察等)四种形式:□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一)课堂活动全息观察——观察目的如何明确?①对课堂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②针对某一

5、主题,利用编码量表或分类体系对该主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分析。□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影响教学效率的领域:※课堂氛围、课堂管理、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过程、教学指导方式、学生参与、学习结果、思维能力——《教师观察力的培养》[美]GaryD.Borich①课堂现场全方位观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纬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当代教育科学》2007.24崔允漷、吴江林□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堂全方位观察角度自主设计案例3□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针对影响该主题的所有教学因素进行观察如何提高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案例4②针对主题进行全方位的

6、观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对所有影响该主题的课堂教学因素进行观察,涉及面广,需要观察的领域多,比较适合对整堂课的全面分析,对教师观察技术的训练有好处。但一堂课涉及的观察领域过多往往难以聚焦关键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分析会流于肢解,影响整体感。分析:□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本堂课教师意在通过“复现识字教学法”,即通过五次不同方式、不同情境的词语复现,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类,认识字型,理解字意。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该观察主题过泛,需解决的问题不够明确。分析:□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观察主题:复现识字法的教学效果观察视角: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观察视点:(1)教师教学行为:复现的次数、

7、复现的字词、复现的方法、复现的情境;(2)学生学习行为:学生的应答、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识字效果。修改调整如下:□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观察主题的演变: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到课堂的教与学上?↓如何提高一年级识字教学效果?↓复现识字教学法的效果□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观察目的如何明确?1、观察目的必须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2、能够从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捕捉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其相关的重要因素,选择视角,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