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

ID:37515951

大小:698.9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4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昆虫学报A咖西咖r,l(而g洳S讥如吐,July2008,5l(7):76l一768螂N0454—6296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巩中军1,周文武1’2,祝增荣1’’,程家安1(1.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9;2.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95)摘要:昆虫的嗅觉对昆虫的栖息地选择、觅食、群集、趋避、繁殖以及信息传递等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昆虫嗅觉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嗅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完整阐述,是探索农业害虫的专一性防治的基础。嗅觉受体(olktoryrecepto巧,0髓)是G蛋白偶联受体(Gpmtei

2、n-c叫pledreceptor)的一种,是嗅觉系统的关键成分。近年来嗅觉受体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昆虫嗅觉的基本过程、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特征、蛋白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分布部位和相关配体的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嗅觉受体;昆虫嗅觉;G蛋白偶联受体;嗅觉神经;气味;配体中图分类号:Q9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4—6296(2008)cr7—0r76l-吣AdvancesinthestudiesOfiI坞ectolfhctOryreceptorsGoNGzhong-Jun‘,zHouwen.wu‘~,zHuzeng—Rongl一,cHENGJi

3、a.An‘(1.Institute0fIIIsectscienc酷,Zheji锄gUnive碍ity/StateKeyIJabomtoryofRiceBiolog)r,H粕铲h伽310029,China;2.College0fUfeScienc骼,NanjingA鲥cultumlUnive礴ity,Nanjing2l0095,China)Abstmct:r11leolf如ti伽h幽眦nyi叫)ommte雎cts伽i鹏ectbehavior,includiIIghabitatc}啪siIlg,f捌hunting,gathering,t瑚lpism,陀prod

4、uction,signalco删nication,e蠡c.hlordertocontroltIlepest瑚陀锄ciently,itisneces8arytoexplo陀锄dunde璐tandthemechaIlism卸dsi印alt瑚msductionpathwayofinsectolf如tion.Olf砬tor)rreceptor(OR),硒akindofGpmtein—coupledrecepto玛,isake)rcomponentoftlleolfactorysystem.IIlrecentye嬲,rnolle砒tentionisbeiIlgpai

5、dtoOR.IntllisIIlini-r}eview缸icle,we鲫m衄lrizedtheproce鼹ofinsectolf砬tion,tllestllJctu托粕d既p陀ssi帆regulationof11Bceptorgen∞,tllemoleclllarstmcture,function舳ddistributionof陀ceptorproteins,肌dtllestudyofsome陀latedligand8.KeywordIs:OⅡ.actoryreceptor;insectolfaction;Gpmtein—coupledreceptor;o

6、_lf如toryneumn;odo瑚t;li舯d为了感知所处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体进化出了高度特异性的感觉系统。这些系统将感觉器官受到的刺激转化成为各种信号,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行为、生理和代谢等。随着对哺乳动物嗅觉的分子研究进一步深入,以及对其机理的探索所取得的突破,昆虫嗅觉的分子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且,由于具有深厚的遗传学、显微成像学、行为学等研究基础,昆虫成为阐明嗅觉机理的非常适宜的模型。昆虫的嗅觉影响着昆虫的栖息地选择、繁殖、觅食、群集、飞翔、趋避及信息传递等行为。嗅觉受体(oH如toryrecepto璐,O玛)作为嗅觉

7、系统的关键成分之一,对嗅觉受体的研究是认识昆虫化学信号的分子识别机制的重要环节。自在家蚕肋,以燃舢村中鉴定了第一个信息素(Buten帅de以口z.,1959),此后,大量研究集中在昆虫化学生态学上。上世纪90年代前,对昆虫嗅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器官水平,包括嗅觉细胞的定位、嗅觉感器结构、嗅觉感器对底物的电生理反应等。这些研究提出了关于嗅觉受体分子存在的假设(k血a肌dNeuwinll,1975;l(ikuchi,1975),并推测它们是蛋白质(Villet,1974;F眦ier舭dHeitz,1975)。90年代初期,在脊椎动物褐家鼠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

8、究发展规划(。9r73”计划)项目(∞02cB“140300);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