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

ID:37522064

大小:305.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_第1页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_第2页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_第3页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海南省文昌中学吴志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构建,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掌握SO2与浓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3)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观看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学会知识的综合应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SO2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意义。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及浓硫酸的性质;教学难点:SO2的还原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引导

2、小组内讨论四、教学过程展示目标,引入课题。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与知识网络:物质类别:氢化物单质    氧化物     酸      盐化合价:-20+4+6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思考1:以煤炭(含硫元素)为主要燃料的地区,易形成硫酸型酸雨,解释原因,写出有关变化的方程式。若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可大大降低形成酸雨的概率,同时得到可用于建筑材料的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总结:同价态,常从类别的角度分析,不同价态,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分析。思考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呈________性。(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总结:SO2的化学性质(属性、价态、特性)思考3: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区分SO2和CO2的方法。再次体会SO2的物理

4、和化学性质。练习: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中所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SO2和CO2生成。(1)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装置D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思考4:在2支试管中盛有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试设计简单的方法区分它们。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简单,谁的方法最有创意。总结: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

5、用作干燥剂,干燥中性、酸性的非还原性气体。脱水性用于一些有机反应中脱水剂氧化性浓硫酸→SO2(强氧化性)稀硫酸→H2(弱氧化性)(1)浓硫酸参加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因水的生成和硫酸的消耗会造成浓度变稀进而引起“质变”,此处应引起注意。(2)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产生氧化性的原因不同,因此其氧化能力有强弱之别,被还原的产物也不相同。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有一种溶液,这种溶液

6、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铁粉b.氯化钡溶液c.银粉d.碳酸钠溶液③证明反应结束烧瓶中液体含有SO42-的方法:思考5: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增多,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试分析下图,思考人

7、类的行为对硫的循环有什么影响。观看视频,认识酸雨——“天堂的眼泪”对环境的影响,以加强对家乡空气质量的关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练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研究当地酸雨的形成过程,于是取来雨水做水样进行测定,随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如下数据:时间开始81624324048pH5.04.84.54.34.24.04.0(1)雨水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

8、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