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

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

ID:37528497

大小:28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24

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_第1页
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_第2页
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_第3页
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_第4页
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考前辅导之 策略篇 策略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前辅导之策略篇一、心态策略:良好的心态高考成功的一半克服六种不良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题,先总体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想明白该题考查什么能力,既要清楚题干所给的明示信息,更要注意发掘题目所供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特点,按照题目设问点有顺序、有针对性地答题。2、犹豫心态。一接触到试题,好像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正确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的思路,

2、进行解答操作。3、烦躁心态。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正确做法:提醒自己,“冷静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静下心,勿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不妨先做后面的题目,做完后面的题目再回过头来分析解答这道题目。4、固执心态。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正确的做法: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5、懊丧心态。考试进行中,有的试题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时,出现一种惋惜

3、心理,形成懊丧心态。正确做法:来点“阿Q精神”,可以观察周围考生,认定“我难他们更难”、“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6、冲动心态。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感,豁然开朗,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产生冲动心态。正确做法: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概括为20个字: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最佳状态,以利充分发挥。二、提分策略:答对自己能够答对的题不少考生一走出考场,就恍然大悟、追悔不已,“那道题是很简单的呀,为什么我就想岔了呢?”这就是典型的非知识因素造成失分。尽管失误难以完全避免,但只要

4、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减少失误还是可以做到的:⑴误以为是自己熟悉的题型,没有审清题干而出现的错误最常见,也最可惜。一些考生一拿到题目,自认为熟悉命题方式,因而忽略了题干的变化,按照平时训练的思路仓促下手,失误难免。考生在解题前,应首先圈出题干关键处,认真全面地分析题干的含义,与常见题型进行比较,明了答题要求与方向。⑵不会捕捉题中暗示信息。问答题的题干中,主观题的上下文语境中,往往含有一些暗示性语句,提示你该怎么作答,必须高度关注。(3)缺少解题技巧:解答选择题时,有些题要正面选择,有些题要反面排除,有些题要正反结合;现代文阅读三言两语,该简单分析的不分析;该分条陈述的不分条等等。 

5、 三、复习策略:首先你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语文是高考中最具不稳定性的科目,最终的成绩往往与平日的语文素养并不成绝对的正比关系。因此,只要在冲刺阶段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取得超出意外的成绩。下面谈几点建议,核心是:分清重点,方法科学。笼统的说,语文考点主要分积累和理解运用两大类。一、“积累”这一板块是死的,主要包括语音、成语、名句,必须全力争取。复习关键:每天花一定的时间;抓住常规典型的,别扣冷门;攻克薄弱点,不必在熟悉的点上花工夫。(将以前的复习材料温习一下,特别是以前考试做错的题目)二、“理解运用”这一板块,面广量大,现在再做大量的题目,意义不大。现在要立足一个要点:做题时(也可

6、以结合以前做过的同类题目)要加强体悟,彻底弄透,即搞清这“类”题目的解答要领。而体悟既需要底蕴式的积累,又需要技巧性的窍门。“底蕴”(诸如文言文、诗歌、文学作品、作文的思想和语言等)已基本定型,而“技巧性的窍门”则可以在最后的复习中进一步巩固掌握(可选择以往做过的经典习题作认真体悟)。下面根据试卷中有关题目的分布顺序,作简单分析。1、病句要对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高考病句题能涵盖其中的几种病句类型,不可能只考查一种类型。18要掌握合理的判断顺序:(1)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搭配不当、

7、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2)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2、语言运用。这部分题型多样,其中“仿句”和“压缩”是重点。“仿句”重在分析例句,弄清要求,求得准确就行,“相似联想法”是最佳选择。“压缩”重在搞清句问关系,分清主次信息。另外,注意一点,这一块可能会出现新题型,不必紧张。须知:新题不难,难题不怪!3、文言文阅读。先读原文,利用好最后那一条概括全文的判断题,掌握全文的基本意思。这类文章一般都是围绕人物展开情节,要善于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