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

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

ID:37528584

大小:768.6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2

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_第1页
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_第2页
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_第3页
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_第4页
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相关参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角膜地形图的评估及 相关参数角膜形态研究的发展过程1、角膜镜(keratoscope)系统的发展过程(1)原形Placido盘及其检查方法(2)Placido角膜镜(3)摄像角膜镜(photokeratoscope)2、角膜曲率计(keratometer)一、角膜表面形态的区域划分1、中央区:该区直径为4mm,具有重要的光学意义。2、旁中央区:角膜中央区旁4~7mm直径处的环形区,该区较中央区平坦。3、周边区:角膜7~11mm直径处的环形区域,该区最为平坦,非球面性表现得更为显著。4、角膜缘区:与巩膜相邻,宽约0.5mm

2、环形区,常被角膜缘血管弓所覆盖。二、角膜的子午线、半子午线及极坐标的概念。1、角膜的子午线:是通过角膜中心的直线,两线端达角膜缘。从3点钟开始为0°,左右眼角膜均按逆时针方向划分0°~180°子午线。2、角膜半子午线:是角膜中心至角膜缘的连线。从3点钟开始为0°,左右眼角膜逆时针方向划分0°~180°半子午线。3、极坐标:既用半子午线及距角膜中心的距离来表明角膜某一点位置的方法。如:在225°半子午线距角膜中心3mm处的角膜屈光力为41。4、角膜顶:是角膜前表面的最高点,在角膜镜影像中,此点是影像的中心。三、相关参数1、角

3、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是反映角膜瞳孔区45范围内表面规则性的一个参数。即对256条经线屈光力的分布频率进行评价,仅选择中央10个环,若3个相邻环所在角膜的屈光度不规则(既非逐渐增加、降低或保持不变),则作为正值进行总和运算。正常值:国外为0.05±0.03;国内为0.2±0.2。2、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是反映角膜中央区相隔180°对应点角膜屈光力差值总和…的一个参数。即对于分布角膜表面128条相等距离上相隔180°的对应点的屈光力进行测量,用其差值总和起来求出。正常值:国外为0.12±0.01:国内为0.3±0.1。

4、3、模拟角膜镜读数SimK指角膜镜影像第6、7、8环的平均最大屈光力读数和轴位及其相垂直轴位的平均屈光度。正常值:43.2±1.3。4、潜视力PVR是根据角膜地形图反映的角膜表面性状所椎测的预测性角膜视力。5、最少角膜镜读数MinK指角膜镜影像第6、7、8环的平均最少屈光力的读数及所在的轴位。四、角膜地形图上色彩的含义1、彩色色码图:计算机辅助的角膜镜摄影可显示全角膜表面的地形,它给每个角膜表面提供了5000`8000个数据供分析,因而临床应用不便。在角膜地形图仪,全角膜有9600个数据供分析。为了临床应用方便,美国路易斯

5、安那大学眼科中心采用了色彩编码技术(即彩色色码图)。在大多数情况下,规定采用:以冷色(深蓝、浅蓝)代表平坦的角膜部分(弱屈光力);以暖色(红、橙、黄)代表陡峭的角膜部分;中间色为绿色。2、色彩级阶:对某一具体的角膜地形图,从屈光力最强的暖色(红色)至屈光力最弱的冷色(深蓝)之间又被分为15个级阶,每个级阶代表一定的屈光度,每个相邻级阶的屈光度差值是相等的。3、绝对等级(绝对尺度):在临床应用时,1/2的色彩级阶已足够用来发现那些影响到视力的角膜地形异常,所以将1/2色彩级阶称为绝对尺度。正常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圆形椭圆形对称哑

6、铃形非对称哑铃形不规则形五、角膜地形图在临床的应用1、角膜地形图在观察斜视手术后角膜屈光变化的应用2、角膜屈光手术前,筛选出诸如早期圆锥角膜和透明性边缘性角膜变性等角膜病变。对圆锥角膜的分期目前尚未统一,一些学者提出了各自的分期设想。如于1989年将圆锥角膜分为:0级:无圆锥1级:用裂隙灯检查角膜未出现圆锥,但用角膜曲率计或视网膜检影检查显示有圆锥。2级:角膜内面凹度增加,角膜出现线,但无角膜瘢痕。3级:角膜有线及角膜瘢痕,圆锥变薄。4级: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圆锥角膜患者。3、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①角膜中央或角膜中央区下方明显

7、变陡峭,距角膜中央3mm的上下方角膜屈光力之差(I-S)大于3.0D②角膜中央屈光力明显增强,等于或大于48.0D。③同一患者双眼角膜中央屈光力之差超过1.0D。角膜屈光力大于47.0D的患者应继续随诊,以防有发生圆锥角膜的可能。图形上的识别①圆锥顶多向下方,特别是颞下方移位多见。②圆锥可呈圆形、椭圆形或8字形。③中央角膜厚度低于500。角膜后圆锥角膜后圆锥是一种少见的角膜异常性疾病,与圆锥角膜所表现的角膜前、后表面向前膨隆不同,角膜后圆锥仅表现角膜后表面向前呈锥状隆起,角膜前表面的形状及曲率基本正常。用基于盘反射影像摄影

8、的角膜地形图仪不能诊断此病。主要依赖于裂隙灯显微镜及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的检查。透明边缘性角膜变性角膜边缘进行性变薄出现高度逆规性散光角膜最陡与最薄的位置不一致。4、角膜屈光手术的设计,特别是个体化设计。5、屈光手术后:评价手术效果,术后动态观察。继发性圆锥角膜(0.04%~0.6%)高度近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