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研究进展

黄颡鱼的研究进展

ID:37528914

大小:395.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4

黄颡鱼的研究进展_第1页
黄颡鱼的研究进展_第2页
黄颡鱼的研究进展_第3页
黄颡鱼的研究进展_第4页
黄颡鱼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颡鱼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paper.edu.cn黄颡鱼的研究进展于雷,王海鹏,张伟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6023)alucard006@163.com摘要:本文主要从生物学、生理学、营养与饲料、养殖生产、鱼病防治、人工繁殖方面阐述了近年来黄颡鱼的研究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对黄颡鱼养殖前景做出了展望。关键词:黄颡鱼生物学生理学1.引言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英文名:Yellowcatfish),属鲶形目(Silurfoymes)鲿科(B

2、agridae)的黄颡鱼属(Pseudobagrus),俗称嘎鱼、嘎牙子、黄姑、黄蜡丁、黄鳍鱼等。黄颡鱼的种类较多,有长须黄颡鱼(P.eupogon,英文名:Shortheadcatfish)、瓦氏黄颡鱼(也叫江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P.vachellii,英文名:Darkbarbelcatfish)、岔尾黄颡鱼(P.eupogonBoulenger)、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光泽黄颡鱼(也叫尖嘴黄颡、油黄姑)(P.nitidus,英文名:Shiningcatfish)等。黄颡鱼与其

3、它几种黄颡鱼的主要区别是,其它几种黄颡鱼(除长须黄颡鱼外)胸鳍鳍棘外缘光滑,内缘有锯齿。而黄颡鱼和长须黄颡鱼胸鳍鳍棘内外缘均有锯齿,但长须黄颡鱼体色青黄,须长且鼻须呈黑色。另外,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细黄颡鱼的鳍棘均有毒,人被刺后伤处红肿、剧痛,而黄颡鱼的鳍棘基本无毒。黄颡鱼在我国的分布较广,是我国重要的小型底栖淡水经济鱼类,除西南、西北和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具有一定的天然产量,但目前资源呈下降趋势。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肉蛋白质含量达到16.1%,且

4、含有多种[1]氨基酸,无肌间刺,可食用部分大,具有饲养简单,不易死亡,适温范围广等优点。除此以外,黄颡鱼还有滋补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另外,黄颡鱼的性情平静,因此在珍珠蚌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常常选用黄颡鱼幼鱼作为钩介幼虫的载体。尤其在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其在淡水鱼类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目前,黄颡鱼的养殖已经不可动摇的成为现阶段淡水养殖的焦点。黄颡鱼养殖在国外尚无报道;国内学者分别对黄颡

5、鱼的生物学、生理学、营养与饲料、养殖生产、鱼病防治、人工繁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黄颡鱼的生物学研究2.1黄颡鱼的生长规律关于黄颡鱼生长规律研究进行的比较多,起初,杨家云在1989年8月至1990年7月间对嘉陵江下游的野生黄颡鱼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嘉陵江瓦氏黄颡鱼的体长与体重呈幂-1-http://www.paper.edu.cn[2]函数正相关增长;体长与年龄呈“∫”型增长,体重与年龄生长曲线为抛物线增长。邹社校从1990年2月到1991年1月对洪湖中黄颡鱼进行了生长和食性的研究,探讨了[3]

6、其在洪湖流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了有关在洪湖中保护和增殖黄颡鱼的建议。1998年12月至2000年11月俞小先和范传宝通过对东夹江中搜集的近1000尾Ⅱ龄种鱼近两年的繁殖和饲养,对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已经掌握了一定技术资料,其中还包含了水霉病[4]和细菌性鳃病的预防知识。2000至2001年肖秀兰、欧阳敏、张明等以鄱阳湖水系黄颡鱼为试验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繁殖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年龄生长、营养、[5]耗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6,7]从生长特性、食性及繁殖习性角度,王

7、令玲、余宁等曾对天然水体内黄颡鱼的生物学特点做过观察,在此基础上,罗玉双、夏维福、刘良国等进行了小规模的人工饲养及人工催情实验,经观察、解剖对其食性、繁殖习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指明黄颡鱼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动物,食谱广泛,人工条件下,黄颡鱼的繁殖习性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8]化。由于近年来我国对黄颡鱼的研究多集中在繁殖和套养技术上,而对其生长速度的研究未见报道,温小波和刘瑛琪于2001年3月28日至4月24开展实验对黄颡鱼生长进行了初步[9]研究。宋学宏、陈祖培、王志林等于2001-2002

8、年首次对人工繁殖的黄颡鱼当年苗种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从生长速度看,黄颡鱼在出生2个月时生长最快,这除了与其内在因素有关外,水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水温25℃左右时,黄颡鱼生长[10]较快,但到9月下旬水温降到20℃左右时,生长速度就减慢。2.2黄颡鱼的摄食和食性王春芳、谢从新、马俊等结合苗种培育进行了黄颡鱼早期生活史的研究,主要研究了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的昼夜节律性及日摄食率。结果表明:黄颡鱼子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胃平均饱满指数在仔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