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重点

病理生理重点

ID:37539527

大小:7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5

病理生理重点_第1页
病理生理重点_第2页
病理生理重点_第3页
病理生理重点_第4页
病理生理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310806胡海龙一、名解1.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    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3.    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4.    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并不意味各个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5.    脑死亡: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一旦出现脑死亡,就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6.    疾

2、病发生的条件:主要是指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此外年龄和性别也可作为某些疾病发生的条件。7.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的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8.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内液量和细胞外液量均减少。9.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聚集,若水肿发生于体腔内则称之为积水。10. 低钾血症:指血清钾浓

3、度低于3.5mmol/l。11. 高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12. 动脉血CO2分压: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13. 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为测定的阴离子(AU)与没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14. 代谢性酸/碱中毒:指原发性HCO3-减少/增多而导致PH下降/升高。15. 呼吸性酸/碱中毒:指原发性PaCO2(或血浆H2CO3)升高/下降而导致PH下降/升高。

4、16. 缺氧: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缺氧是造成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原因。17. 血氧分压: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18. 血氧容量:在体外标准条件(38OC,氧分压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40mmHg)下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最大携氧量。19. 血氧含量:100ml血液的是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和溶解于血浆中的氧量。20.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O2):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PaO2。21. 

5、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时称为发热。22. 发热激活物: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23. 内生致热源(EP):产生内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24. 应激/应激原: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而刺激因素被称为应激原。25. 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26. 应激性溃疡: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状态下所出现的胃、十二

6、指肠粘膜的急性损伤,其主要表现是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溃疡、出血。27. 急性心因性反应:由于急剧而强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原作用后,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引起的功能性精神障碍。28. 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器官在恢复血液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29. 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现象。30. 全身反应综合症(SIRS):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烧伤等急性危重病时发生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31. 全身适应性反应(GAS):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

7、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分为三期: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310806总结32. 热休克蛋白(HSP):指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是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它们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非分泌型蛋白质。33. 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机体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3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后,大量促凝血物质入血,进

8、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35. 微血管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属溶血性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片中可见一些特殊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细胞碎片。该碎片碎性高,易发生溶血。36.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