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凡—吊针滴管

林群凡—吊针滴管

ID:37543587

大小:1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林群凡—吊针滴管_第1页
林群凡—吊针滴管_第2页
林群凡—吊针滴管_第3页
林群凡—吊针滴管_第4页
林群凡—吊针滴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群凡—吊针滴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说明书附图说明书一种能够避免引起吊针滴管内血液回流的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为病人输液装置中的显示器结构技术。背景技术目前,为病人输液时采用的输液装置中的显示器,通常只能显示输液的速度以及药液是否流尽的情况,而不能制止被输液者血管中的血液在整个的输液过程完成之后,有效地制止血液仍然通过输液管回流到病人的体外。——能有效防止使用输液器对病人进行输液时出现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如果时间过长,回流到输液管中的血液将会凝固,此时,如果病人需要再换药输液,就不能使用原来的输液器给病人输液,需要拔出原来的针头并将它丢弃,更

2、换新的上述输液器,重新对病人扎针输液,显然,就会让病人多挨一针,尤其对儿童来说,这多挨的一针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而对于一般的老年人来说,该多挨一针的血管也并非轻易能够找到的。……。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输液管工作时更加安全的技术。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有:显示器与小浮球,其特征是:小浮球是位于显示器内的,并且,小浮球的直径介于进液口的口径与出液口的口径之间,而且,进液口的口径大于出液口的口径。——所述的小浮球取材的比重比小于药液。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由于显示器中设置了小浮球,通常情况下(给病人输液

3、时)小浮球是以悬浮的形式位于显示器内药液上部的,当药液流完后,小浮球就自然下沉至显示器出液口的上部并将该出液口堵住,即给病人输液终止,这就为至少避免病人体内的血液顺着输液管回流到体外创造了条件。——避免引发各种如上述所述的不利于病人的意外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示意了本发明使用的效果图。1:柔性输液管;2:显示器;3:进液口;4:液滴;5:小浮球;6:沉底的浮球;7;药液;8: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中的小浮球5的直径应该介于显示器2的出液口8的内径与显示器进液口3的内径之间,此举利于小浮球5从上述进液口3放进显示器2中,当药液

4、7流完时,小浮球5自然就会堵住出液口8,显然,显示器2中的进液口3的口径应该比出液口8的口径略大一些,而且,小浮球5的比重应该小于药液7的比重,小浮球5一般可以取材于轻质材料来制作(例如:轻质塑料)。使用时,小浮球5以悬浮的形式位于显示器2内的药液7上部,当小浮球58沉底将出液口8堵住时,说明了输液过程处于终止状态,此时,人体中的血液就不会顺着输液管1向上回流出人体外部,那就绝对不会发生血液在输液管中凝固发生的不良后果。说明书摘要一种能够避免引起吊针滴管内血液回流的装置,有:显示器(2)与小浮球(5),其特征是:小浮球(5)是位

5、于显示器(2)内的,并且,小浮球(5)的直径介于进液口(3)的口径与出液口(8)的口径之间,而且,进液口(3)的口径大于出液口(8)的口径。所述的小浮球(5)取材的比重比小于药液(7)。——由于显示器(2)中设置了小浮球(5),当药液(7)用完后,小浮球(5)就自然下沉至显示器(2)出液口(8)的上部并将该出液口(8)堵住,这就为至少避免病人体内的血液顺着输液管回流到体外创造了条件。——避免引发各种不利于病人的意外情况发生。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1.一种能够避免引起吊针滴管内血液回流的装置,有:显示器(2)与小浮球(5),其特征是:

6、小浮球(5)是位于显示器(2)内的,并且,小浮球(5)的直径介于进液口(3)的口径与出液口(8)的口径之间,而且,进液口(3)的口径大于出液口(8)的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避免引起吊针滴管内血液回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浮球(5)取材的比重比小于药液(7)。说  明  书(撰写示例)试  电  笔   *[实用新型名称应简明、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名称中不应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得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

7、方居中位置。]   [依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说明书应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说明书应按以下五个部分顺序撰写: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试电笔

8、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