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ID:37546994

大小:1.67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12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邹平县科协韩斌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优良的脱毒马铃薯是高产栽培的技术,“荷兰7号”与“荷兰15号”较为理想。该品种早熟、高产、稳产性好,综合抗病性强,品质较优。二、种薯切块与催芽种薯的处理切块催芽播种一般亩用种薯150-200公斤,秋季稍多。播种前10-15天种薯还未通过休眠的一般需进行切块、浸种和催芽处理。(一)浸种打破休眠。生产上一般采用赤霉素(九二O)。浸种分整薯和切块两种。冬(春季)种薯一般应进行催芽处理,整薯10mg/kg的“九二O”浸种10-15分钟;切块5mg/kg的“九二O”浸种5-10分钟。秋季整薯用5mg/kg的“九二O”浸种10-15分钟;切块用2m

2、g/kg的“九二O”浸种5-10分钟。(二)“九二O”配制方法九二O”配制方法: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将“九二O”溶解后兑水,1克“九二O”配水100公斤,即为10mg/kg。浸种浓度的原则是;春季浸种浓度可稍大,秋季应减小;中晚熟品种应稍大,早熟品种应减小;整薯应稍大,切块应减小。浸种前用清水将切口处淀粉清洗干净,浸后涝出薯块放在阴凉处晾4-8小时,防止阳光暴晒造成烂种。“九二O”液可重复浸种4-5次,切忌浓度过大,造成徒长苗。(三)浸种浓度的原则浸种浓度的原则是;春季浸种浓度可稍大,秋季应减小;中晚熟品种应稍大,早熟品种应减小;整薯应稍大,切块应减小。浸种前用清水将切口处淀粉清洗干净,浸后

3、涝出薯块放在阴凉处晾4-8小时,防止阳光暴晒造成烂种。“九二O”液可重复浸种4-5次,切忌浓度过大,造成徒长苗。(四)切块将种薯从顶部纵切成两至数块,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重量25克左右,并用200倍多菌灵或草木灰涂抹切口消素杀菌,摊晒至薯块开始发绿时播种。要注意切割刀的消毒。切块时用75%的究竟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刀具消毒,防止病毒(菌)传染。(五)催芽地面铺干净湿沙(以手捏成团,手松便散为宜)厚约10厘米,宽1米,长度视种薯量而定。将种薯块均匀摊于苗床上,不能重叠,芽眼朝上,将沙土盖没薯块,照此放置2-3层,最后拍紧床面。温度掌握在15-20度,严防高温。同时,砂层应保持见干

4、见湿状态。芽长1-2厘米时,即可移栽。二、施足底肥,提高起垄质量马铃薯为块茎作物、须根、穿透力弱,其生长需要深层肥沃的土壤,应选用高爽的沙壤土地。生长期短,采取地膜覆盖,每亩应施4000公斤有机肥,二铵50公斤,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80公斤。起垄标准:垄底85-90厘米,垄面宽60厘米,垄高10-15厘米。起垄时将50公斤二铵和50公斤硫酸钾结合耙地驶入。起垄后,沿垄面开10-15厘米深的播种沟,沿播种沟每亩施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然后使肥土结合,以防烧种。芽朝下进行播种。播后扶土3-5公斤。三、适时提前播种,合理密植马铃薯在土温4-5度时发根,5-7度时开始发芽,10-12度以上。幼

5、芽生长迅速,我县可在2月中下旬播种,采用双行垄作栽培,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3500-5000棵四、搞好化学除草,及时覆盖地膜播种后,覆膜前,每亩用72%的都尔1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洒垄面、龙沟进行化学除草,同时要提高覆膜质量。五、加强田间管理(一)做到全苗,及时做好放苗。(二)适时追肥。起苗后,追施平衡肥,每亩用尿素5公斤,兑水点浇;最好每亩冲施沼液150公斤。结薯期每亩追施200公斤沼液+5公斤尿素+高浓度硫酸钾10公斤作膨大肥。(三)摘除花茎。开花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必须摘除花茎。六、进行生化调控现蕾期对徒长倾向的田块,每亩可用15%的多效唑30克兑水

6、50公斤喷雾,可促进马铃薯矮化和地下块茎的膨大,提高产量。饿可采取叶面喷施21116的方式。方法是:用地下根茎型2116,每喷雾器1-2包,均匀喷洒,间隔7天1次。马铃薯病害的防治马铃薯常见病害有:晚疫病、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黑胫病等,这些病害的传播途径大部分是土壤传播或种块传播。(一)马铃薯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属藻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真菌,是一种流行性极强、极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可造成烂叶、烂茎、烂薯。严重时可导致100%的产量失。晚疫病是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的危害较重的病害。晚疫病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对番茄、青椒、茄子等常造成危害。1、晚疫病的症状发病初期叶片的顶端或边缘发生淡褐色的

7、病斑,病斑外围黄绿色。湿度大的早晨和雨天病斑很快扩大,使叶面呈水浸状青枯,并在枯斑外出现白霉,叶背面白霉更清楚。白霉就是分生孢子。孢子入土可侵入块茎,块茎发病时表皮变褐色斑点,组织下陷。软腐病未介入前,褐色斑点组织变硬,切开后内部薯肉呈锈褐色。一旦软腐病菌侵入块茎,块茎即腐烂。2、晚疫病传病途径和发病条件晚疫病病菌孢子很小,能趁水湿从叶背气孔或块茎表皮皮孔侵入组织,而后发展成病斑。阴雨、晨露使叶片水湿,是病菌孢子入侵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