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系列之四

诗歌鉴赏系列之四

ID:37549853

大小:315.81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5-12

诗歌鉴赏系列之四_第1页
诗歌鉴赏系列之四_第2页
诗歌鉴赏系列之四_第3页
诗歌鉴赏系列之四_第4页
诗歌鉴赏系列之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系列之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系列之四诗歌题材咏史怀古诗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思想感情:国家——国运衰微,吊古伤今,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怀才不遇。3)语言:含蓄蕴藉4)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5)表现手法:借古讽今,今昔对比,运用典故,即事议论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鉴赏示例2004年青海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 城 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这

2、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借古讽今,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练习:读下面的上诗,完成题目。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答案:一二句先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运用拟人手法,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

3、伤痛了。边塞诗思想感情: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意象:大漠、烽烟、长城、黄沙.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风格——雄壮豪迈。鉴赏示例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  人  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4、,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练习: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⑴“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⑵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⑴借代的修辞手法。⑵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咏物诗借助并赋予景、物以人格,表现作者的品格与追求,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忧虑,有的则纯粹是表达对景物的喜爱.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比喻、象

5、征、拟人、对比等。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鉴赏示例2004年北京卷12、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红    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的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一丝无奈。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C②对这首诗

6、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A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是而批评石曼卿《红梅》

7、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答案:第一问的要点是,写红梅、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而《红梅》诗仅作了外形描写。第二问的要点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其精神品格。)练习。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白  云  泉白居易天平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