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程详解

考研过程详解

ID:37557027

大小:48.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25

考研过程详解_第1页
考研过程详解_第2页
考研过程详解_第3页
考研过程详解_第4页
考研过程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过程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研分数线由每年最难的,也就是分数线最低的一门决定,考研共四门课,为英语100,政治100,数学150,专业150,个别专业不考数学,则考两门专业,都为150。假设当年数学最难,最低分数线为75,那么专业课线就为75,英语政治都为75/1.5=50,总分为四门课相加。各学校各专业所划线各有高低不同。考研一般准备时间为一年,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第二年的一月初考,考试为两天,一天两门。举例:2011年考研生:2010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2月-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4月-

2、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7月-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9月29考研分数线由每年最难的,也就是分数线最低的一门决定,考研共四门课,为英语100,政治100,数学150,专业150,个别专业不考数学,则考两门专业,都为150。假设当年数学最难,最低分数线为75,那么专业课线就为75,英语政治都为75/1.5=50,总分为四门课相加。各学校各专业所划

3、线各有高低不同。考研一般准备时间为一年,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第二年的一月初考,考试为两天,一天两门。举例:2011年考研生:2010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2月-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4月-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7月-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9月29考研分数线

4、由每年最难的,也就是分数线最低的一门决定,考研共四门课,为英语100,政治100,数学150,专业150,个别专业不考数学,则考两门专业,都为150。假设当年数学最难,最低分数线为75,那么专业课线就为75,英语政治都为75/1.5=50,总分为四门课相加。各学校各专业所划线各有高低不同。考研一般准备时间为一年,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第二年的一月初考,考试为两天,一天两门。举例:2011年考研生:2010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2月-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4月-5月第一轮

5、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7月-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9月29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11月10-14日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

6、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12-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2011年:1月中下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3月关注复试复试分数线。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5月关注复试成绩。6月关注录取通知书。9月报到如何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291.考研信息的收集存在于准备考研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第一,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及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由各招生单位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购买招生目录,或者在其网站上查阅,以最终确定

7、自己的报考方向。第二,公共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如政治、外语、数学的考试知识点和要求在每年6月-7月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大纲》中作出详细规定。第三,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复习大纲,而它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很多,这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特别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掌握对专业课的要求将会事半功倍。第四,复试及导师情况。从明年开始,大部分专业复试将计入总成绩,增加其在录取中的砝码,而复试难度的增加及其相对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了解复试主要内容及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很少招生单位公布这方面情况,因此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未掌

8、握此信息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如果能在备考过程或复试时与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知悉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