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

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

ID:37560011

大小:257.82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12

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_第1页
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_第2页
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_第3页
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_第4页
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缓控释给药系统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周建平第一节基本概念1.基本定义:1)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一类制剂。(sustained-release~,extended-release~,prolongedaction~,repeat-action~,retartedpreparations)2)控释制剂:系指药物在预定时间内,以预定速度恒定释放,使血浓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controlled-releasepreparations)2.缓控释制剂的基本分类:1)骨架型或基质型(水凝胶型、蜡质型等)2)膜控型或包

2、衣型(微孔膜、半透膜等)3)其它(渗透泵、植入型、透皮、脉冲式和自调式等)3.特点:1)血浓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2)延长给药间隔,减少服药频率,提高服药顺应性;3)降低胃肠道刺激,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总剂量。但:处方成本较高,制造过程复杂,大生产易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膜控型)。第二节国内外发展概况1.蜡丸是最早的缓释制剂,其作用缓和而持久。2.国外50年代末开始研制,60年代发展迅速,70年代取得较大突破,80年代形成规模生产,目前上市品种达数百种之多。3.我国80年代初开始真正研制缓控释制剂,目前已有近百种制剂获国家新药证书,但形成规模生产的品种

3、较少。目前一些大制药公司纷纷致力于开发各种类型的缓控释制剂,上市品种逐渐增多,中国药典亦已收载了部分品种,如:茶碱缓释片等。国内部分上市品种:尼莫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双氯灭痛、萘普生、盐酸曲马多、吗啡等;硝酸甘油、可乐定、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等;盐酸噻氯匹啶、阿司匹林等;东莨菪碱(贴剂)、十八甲基炔诺酮(植入剂)等。另有些品种正处于研究阶段(液体型、注射型等)。第三节药物与剂型的选择1.药物一般选择原则:1)给药剂量适合;给药间隔较短;治疗指数过小(难);2)水溶性、分配系数合适,分子量(500~700)适宜;3)理化性质稳定,无胃肠道和肝首过效应。2

4、.药物的剂量设计:缓控释制剂由于吸收速度较慢,理想状态应含速释部分,以保证既能快速起效,又可药效持久。一般情况:缓控释制剂总剂量=普通剂量×缓释间隔/普通间隔3.剂型选择:根据临床评价,血浓波动、个体差异、治疗效果等:1)骨架型>包衣型(渗透泵除外);2)高聚物骨架>脂肪骨架;3)贴剂时滞长,植入“突释”严重。4.处方和工艺设计药物特性→剂型→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本讲座以骨架型缓控释制剂技术为主,特别以水凝胶型缓控释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例,详细介绍缓控释制剂处方和工艺是设计(详见后)第四节延缓药物释放的方法一、化学方法1.成盐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经化学修饰成水溶性或

5、难溶性盐后,使药物溶出速度降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改变(减慢),血浓平缓,作用持久。1)红霉素注射剂每6h给药一次,每次0.2~0.5g;但红霉素乳糖酸盐(水溶性)8~12h给药一次,每次0.1~0.2g2)青霉素-普鲁卡因盐(5h→24h~48h);N-甲基阿托品鞣酸盐(难溶性)等。2.成酯药物经成酯修饰后,对药物理化特性有显著影响,易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酯类具有生物可逆性。药物成酯后,进入人体一般方能水解和酯酶分解为醇或酚和羧酸而发挥药效。1)醇类药物的酯化:一系列醇类药物经酯化后水溶性减小,药效延长,如:雌二醇的苯甲酸酯等。

6、2)核黄素及其月桂酸酯,后者用药一次可保持60~90天有效。3.成酰胺或其它化学修饰头孢菌素经成酰胺修饰后,半衰期延长(如头孢三嗪)二、药剂学方法(一)减少溶出速度根据Noyes-whitney溶出速率(dc/dt)方程:dc/dt=DS/VL(Cs-Ct)在体内,由于药物溶出后往往被立即吸收,Ct<

7、架制剂(片)*4.增加粘度5.植入剂6.药树脂7.乳剂等(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绝大部分缓控释制剂属于混合型(生物溶蚀、膨胀控释骨架等)(四)渗透压(渗透泵型)(五)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三、生物学方法利用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加入某些物质干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延缓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而达到缓释目的(若影响分布,则具有靶向性)1.延缓代谢:抑制药物代谢酶的活性1)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吗啡、美散酮作用延长;2)异丙异烟肼抑制肝酶活性→苯丙胺、巴比妥类药物作用延长。2.延缓排泄:减缓或抑制排泄1)竞争性排泄;2)增加“重吸收”第五节影响制剂设计的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