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

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

ID:37561383

大小:1020.1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2

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_第1页
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_第2页
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_第3页
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_第4页
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线机原理及维修 教学课件适应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求三个主要的就业方向:我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及系统外从事影像设备生产的国营和民营企业所需要的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医疗卫生部门的各级医院所需要医学影像设备操作、管理和维修的医技人员;医疗设备特别是影像设备的经销单位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包括安装、调试和维修)技术人员。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第一节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简史第二节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第一节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简史一常规X线机1.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thelmConradRoentgen,1845~1923)发

2、现X线。2.189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X线管。3.20世纪10~20年代,出现了常规X线机。X线管、高压变压器和相关的仪器、设备以及人工对比剂的不断开发利用,尤其是体层装置、影像增强器、连续摄影、快速换片机、高压注射器、电视、电影和录像记录系统的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中、末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称为影像设备学。右图为1896年伦琴首次拍摄到他妻子手的X线照片,其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戒指)电磁波谱二.CT1972年,英国工程师汉斯菲尔德(G.N.Hounsfield)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颅脑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x-rayc

3、omputedtomography,X-CT)设备,简称为X-CT或CT设备。汉斯菲尔德还研制出英国第一台晶体管电子计算机CT设备是横断面体层,无前后影像重叠,不受层面上下组织的干扰;同时由于密度分辨力显著提高,能分辨出0.1%~0.5%X线衰减系数的差异,比传统的X线检查高10~20倍;还能以数字形式(CT值)作定量分析。科马克X线扫描进行图像重建,并提出了精确的数学推算方法.近30年来,CT设备的更新速度极快,扫描时间由最初的几分钟向亚秒级发展,图像快速重建时间最快的已达0.75s(512×512矩阵),空间分辨力也提高到0.1mm。北京协和医

4、院引进西门子公司64层螺旋CT最高分辨率、 最快扫描、 最低辐射、 最大信息量 全身血管及脏器无创性检查平板探测器CT设备目前尚在开发阶段,一旦技术成熟,从机器设计、信息模式、成像速度、射线剂量到运行成本都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将会引起CT设备的又一次革命。三.MRI设备20世纪80年代初(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设备,简称为MRI设备。1.它是一种新的非电离辐射式医学成像设备。直接摄取横、冠、矢状层面和斜位等不同体位的体层图像,这是它优于CT设备的特点之一。2.它能够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MRI

5、能将人体组织中有关化学结构的信息反映出来。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有极大的优越性。CT不能够提供人体器官的生理状态信息。当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吸收系数相同时,就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当病变发展到改变了器官形态。也更为精确。3.MRI设备已广泛用于全身各系统,其中以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肢体关节和盆腔等效果最好。4.2003年彼得·曼斯菲尔德与保罗-劳特布尔由于在磁共振方面的杰出成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万东公司日立单柱开放中场超导(0.7T)开放型MRI设备进一步普及,它便于开展介入操作和检查中监护病人,克服了幽闭恐惧病人和不合作病人应用M

6、RI检查的限制。。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和数字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发的数字X线机。前者具有少创、实时成像、对比分辨力高、安全、简便等特点,后者具有减少曝光量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作为数字化图像纳入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五 超声成像、核医学设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超声成

7、像(ultrasonography,USG)设备和相继出现,当时在医学上的应用往往各成系统。1972年X-CT设备的开发,使医学影像设备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体层成像相结合、以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超声CT(ultrasonicCT,UCT)、放射性核素CT和数字X线机逐步兴起,并应用于临床。尽管这些设备的成像参数、诊断原理和检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结果都是形成某种影像,并依此进行诊断。六 介入放射学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70年代中期逐步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尤以介入治疗设备进展迅速。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特点。90年代倍受人们

8、青睐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由于它可以不作开颅手术而治疗一些脑疾患,很受欢迎,介入放射学设备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