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

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

ID:37561857

大小:276.4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_第1页
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_第2页
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_第3页
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_第4页
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_孙子兵法_阎盛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兵书兵法研究·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孙子兵法》宋代诗人笔下的孙武与《孙子兵法》●阎盛国摘要:《全宋诗》语境显现了孙武与《孙子兵法》的影响。宋代诗人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孙武人物形象。有的诗人把孙武刻画成一个兵家形象;有的诗人把孙武勾勒成一个嗜权者形象;有的诗人把孙武描绘成一个谏言者形象。宋代诗人多方检视《孙子兵法》魅力。宋代一些诗人主要从商业、弈棋、兵学、历史、建筑艺术等角度展现《孙子兵法》独特魅力。宋代诗人对待《孙子兵法》态度比较暧昧。有的诗人主张不学《孙子兵法》;有的诗人认为《孙子兵

2、法》值得学习;有的诗人对待学习《孙子兵法》有所选择、摇摆不定。总之,宋代尊崇理学的社会思潮、繁荣的商业和发达的文化艺术,显著影响了诗人对孙武与《孙子兵法》的评判态度。关键词:宋代诗人;全宋诗;孙武;孙子兵法中图分类号:E29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451(2011)03-0192-07作者:阎盛国,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孙子兵法》被北宋官方列入武经之首,赢得兵学经典独尊的地位。同时,宋代社会不同阶层对孙武与《孙子兵法》的认知均在不同层面有所反映。文学领域,宋词独领风骚,而关注孙武与《孙子兵法》的宋词犹如凤毛麟角。南宋词人华岳《满江红》词中有“庙社如今,谁复

3、问、夏松殷柏。最苦是,二江涂脑,两淮流血。壮士气虹箕斗贯,征夫汗马兜鍪湿。问孙吴、黄石几编书,何曾识。”①值得注意的是,此词中提及《孙子兵法》。《汉书·霍去病传》有“上尝教之吴孙兵法”。颜师古注解云:“吴,吴起也。孙,孙武也。”②因此,华岳《满江红》词中“孙吴、黄石几编书”具体是指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吴子》、黄石公《三略》。华岳通晓《孙子兵法》,明佘翘《华子西论》称赞他“论事似晁错,谙兵似孙武。”③诗歌领域,宋代关注孙武与《孙子兵法》的诗歌,虽不是蔚为大观,但也对研究《孙子兵法》在宋代的传播和影响弥足珍贵。《全宋诗》中有30多首诗歌的语境显现孙武与《孙子兵法》的影响,有

4、20多位宋代诗人对孙武与《孙子兵法》直抒胸臆。本文尝试应用陈寅恪“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管中窥豹,以《全宋诗》为据,探寻宋代诗人对孙武与《孙子兵法》的情感和评判态度。一、宋代诗人塑造孙武三种形象宋代诗人以三种视角塑造孙武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首先,宋代石介等5位诗人把孙武塑造成英武的兵家形象。一是石介(1005—1045),学者称之为徂徕先生,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全宋诗》有石介的《过魏东郊》,以简洁文笔,把孙武勾勒成一位英武的兵家形象。“帐下立孙吴,罇前坐伊吕。笑谈韬钤间,出入经纶务。匈奴恨未灭,献策言可虏。幽州恨未复,上书言可取。好文有太宗,好武有

5、太祖。先生文武具,命兮竟不遇。”④诗中“帐下立孙吴”的“孙吴”是指孙武、吴起。孙武、吴起是兵家的杰出代表,伊尹、吕尚是智囊的典型代表。诗人想象这些天下知名的文武贤士一起商讨军国大事,为国出谋划策的非凡情景。二是祖无择(1010—1085),仁宗景祐五年(1038)进士,工于诗文。《全宋诗》有祖无择的《送孟湘虞部赴阙》,诗云:“科名拾芥职三虞,落落雄才与众殊。为政人惊今遂霸,论兵自比古孙吴。倚庐已见因心著,结绶还陪辨色趋。不似冯唐空白首,汉皇今正渴嘉谟。”⑤诗人借送别场合,赞誉友人获取功名,犹如拾取草芥一样容易。诗人特别赞扬友人论兵堪比孙武与吴起,他的·191·《军事历史研究

6、》2011年第3期人生际遇不象西汉冯唐,暮年才被皇帝征召。诗人劝勉友人,报国正当其时。三是李廌(1059-1109),少以文才名世,喜论古今,诗文多写山水,格调雄健。《全宋诗》有李廌的《汝州王学士射弓行》,诗云:“汝阳使君如孙武,文章绝人喜军旅。要知谈笑能治兵,戏教红妆乐营女。白毡新袍锦臂鞲,条脱挂弓腰白羽。彩错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陈部伍。须臾观者如堵墙,仿佛如临矍相圃。一人中的万人呼,丝管呶嘈间钲鼓。臂弓上为使君寿,遍及四筵乐具举。使君一笑万众喜,堂上酒行堂下舞。锦段银荷翠玉钿,

7、意气扬扬皆自许。傥令被甲执蛇矛,恐可横行擒赞普。大胜吴宫申令严,两队宫娃啼且怖。阖闾台上呼罢休,将军虽贤亦觕卤。岂知使君不忘战,聊以戎容娱罇俎。”⑥诗人李廌以“吴宫教战”立意,栩栩如生刻画了汝阳使君哗众取宠的性情,刻意效法孙武,操练女兵,旌旗飘扬,万众欢呼。诗人尖锐地批评汝阳使君。批评汝阳使君名不副实,如此宏大的操练阵容,原只为自己聊助酒兴。诗人李廌以汝阳使君反衬孙武的兵家形象。四是陈造(1133—1203),淳熙二年(1175)进士,官至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全宋诗》有陈造的《观诸公射于城北书壁二首》,诗云:“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