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典故成语

寓言、典故成语

ID:37562071

大小:28.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5

寓言、典故成语_第1页
寓言、典故成语_第2页
寓言、典故成语_第3页
寓言、典故成语_第4页
寓言、典故成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寓言、典故成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寓言故事类:拔苗助长bámiáozhùzhǎng【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示例】: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近义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不切实际地办事,欲速不达狐假虎威hújiǎhǔwēi【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

2、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示例】: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亡羊补牢wángyángbǔláo【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示例】: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近义词】:知错就改【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坐井观天zuòjǐngguāntiān【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示例】: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樗配之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近义词】: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反义词】:见多识广、包罗万象、无懈可击【语法】:连动式;作

4、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刻舟求剑kèzhōuqiújiàn【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叶公好龙yègōnghàolóng【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

5、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近义词】:表里不一、言不由衷【反义词】:名副其实、名实相符【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

6、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反义词】:通达权变【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zú【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

7、‘画蛇添足’也。”。【示例】: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花月痕》第五一回【近义词】:徒劳无功、多此一举【反义词】: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愚公移山yúgōngyíshān【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出自】:《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精卫

8、填海jīngwèitiánhǎi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示例】:宾南如~,每不自量。◎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近义词】: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移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